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与粽子

(2015-06-20 15:31:14)
标签:

文化

诗词与粽子

野驴队

自古用艾叶裹粽,彩线捆粽,就是不让蛟龙近屈原之身。

因在人们心里,这位伟大的诗人是在潜水,他没有离去。

可翻阅唐诗宋词,岂止艾叶、彩线?唐宋粽子已相当考究,端阳节气氛也很隆重。

 

可见,古人对屈原的敬仰有多虔诚。

 

诗词与粽子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这是李隆基最爱的九子粽。盛唐的京城长安,流行包九子粽,就是将九只大大小小的粽子连成一串,以九色丝线扎成,大的串上,小的串下,有菱有角,五彩缤纷,香甜可口,唐玄宗一尝,立刻赋诗。还有温庭筠,看到盘中盛着九子粽,酒瓯装着美酒,也诗兴大发,吟诵:“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
  诗词与粽子

 

大唐粽子,还有筒粽、楚粽、角粽等称谓。粽料是米,白莹如玉。从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可以看到,彩色的丝线绑扎,深绿的箬叶包裹、晶莹玉白的粽肉。

 

诗词与粽子
如果说元稹是色彩斑斓入画来,那么,沈亚之是缕缕粽香入诗来:“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那吴地刀剪绿蒲叶时,正值楚地筒粽飘香。可见,这里的楚粽,就是楚人祭屈原投汨罗江的竹筒粽。

诗词与粽子
看,前者是箬叶包粽,后者是蒲叶下剪。“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是白居易回味苏州风味的夏至美食,唯有筒粽与烤鹅:嫩竹筒里的粽子香,烤幼鹅肉的鲜美诗词与粽子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这是姚合的角粽,就是粽成牛角状,诗人以一“闹”一“和”,将渔家人欢度端午的气氛烘托出来,一个“闹”字,让你闻到歌声,一个“和”字,让你嗅到粽香。
 诗词与粽子
 到了宋代,粽子更为讲究,何止“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此时,已有了蜜饯粽,且看苏东坡的“不独盘中见芦橘,时于粽里得杨梅”,此时不唯独盘里可见芦橘,粽里还可得到杨梅。可想,那时杨梅等果脯已成了包在粽里的内容,真时尚
诗词与粽子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是陆游笔下的两角粽,艾枝是束之高冠。如果说陆游把角粽交代得很具体,那么,欧阳修却写得很模糊,“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试想,一手托着镀金的盘子,盛着五彩新丝线扎成三角或多角粽,去分送给亲朋,一手摇着绘有凤凰图案的丝织团扇,好一幅端阳美景图!
 
诗词与粽子

 

 品读唐宋粽子,遥想它的色香味形,那么,这个端午节,你比往年多品尝了一份有文化底蕴的古典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诗词与粽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