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婺源 篁村-文房四宝村

(2014-05-22 09:15:33)
标签:

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旅游

分类: 足迹

从沱川三溪口折东而南,是去飞凤峡的必经之路(岭西在筑路,径直朝南,看来是宽阔的快速路),路东侧,有小村庄盘焉,村北村东高山阻隔,不远的西南即是飞凤峡,而飞凤峡峡谷上方也高山耸立、阻挡出路,篁村村民出村,只有西北的三溪口。

 

村民说篁村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还有笔架,象形的吧。实际上是按文房四宝布的格局。古罗汉松似笔?不是,村子祠堂前的红豆杉,才是笔;溪水流动如墨,砚?村中有圆形池塘,象砚,池中有溪水自然流入,象墨;村北的山梁,三个山头,中间凹凸,象笔架;纸?笔架山前的农田作纸;山中有的是石,祖辈们就地取材,不仅用于造房建祠,村庄地面皆石板铺成,青青的,大小不一,有雨水也不滑溜,且墙角道边都有排水的暗沟的,街巷不宽,通不了汽车,但很平整,笔者体会村子地面也象纸。

 

关于篁村的来历, 2009922日婺源旅游网介绍如下,相传宋朝有个京官,名叫余希隐,在京做官时,不慎因故被贬回家决定在此安居落户,并在河滩上倒插了一株罗汉松。同时就地对天发誓,誓词是:皇天保佑,栽插倒松,如能成活了,同居落户,迁移至此,消灾避难。几个月后,这株罗汉松成活了,余希荫即迁居至此落户。因为这个地方,山水秀美、环境幽静、气候宜人,风声、涛声、水声,尤如一曲动听的交响乐章,不觉心情舒畅,以景生情,吟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然后即以此诗之意,取名篁村

 

篁村有一名人,大家知道:余秋雨,归类在文化类中。因为村里皆姓余,这余希隐是余秋雨的老祖宗。而且,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去上海的不少,然后在婺源县城购置房产,这里显得更加冷落了。这文化,就这底蕴了,保存、维持现状也是问题。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江西婺源 <wbr>篁村-文房四宝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