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野驴队
野驴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475
  • 关注人气:32,8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10.8.29(云豹影词)

(2010-09-02 19:10:26)
标签:

转载

分类: 驴队活动
 
 
 
[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wbr>10.8.29(云豹影词) 
 
 
 
 
 
 
 早秋日,与友数人登古蓟州北齐长城残垣,追古思今,云涌激荡,填词以记之.
 
 
丑奴儿.望天
 
 
 
青山难阻白云飘
登高远眺
 
登高远眺
万里河山话英豪
 
浊酒一杯邀日月
仰望九宵
 
仰望九宵
鸿鹄展翅任逍遥
 
 
[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wbr>10.8.29(云豹影词) 
 
 
[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wbr>10.8.29(云豹影词)
 
 
 
 
[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wbr>10.8.29(云豹影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wbr>10.8.29(云豹影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北齐长城
来 源: 中国长城网 作 者: 发布时间: 2005-01-14
 
http://www.chinagreatwall.org/detail/images2/blank.gif10.8.29(云豹影词)" TITLE="[转载]北齐长城----半拉缸山 10.8.29(云豹影词)" />
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欢子高洋,代东魏称帝,立国号齐,史称北齐,建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据有今洛阳以东,晋、冀、鲁、豫四省及内蒙古的一部分。

       北齐共历六帝二十八年,在这短短的历史期间,十分重视修筑长城。北齐北部长城主要用于防御突厥、契丹等外族入侵,西部长城则主要为防北周东进。

       北部长城,主要为文宣帝高洋所筑。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至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六年时间里,较大规模地修长城有五次。

       《北史·齐本纪》载: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十月乙未,次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1

       黄栌岭即山西省汾阳西北的黄芦岭。位于戍即今山西省五寨县,这道南北四百里的长城,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的长城。

       《北齐书·文宣帝纪》载: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2文宣帝巡视管涔山时,决定修筑的这段长城,据载是于次年由高睿领山东兵数万所筑。

       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北)至镇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3

       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先是,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4

       天保八年(公元557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朔县西南)而东至于坞?v戍(今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5

       继文宣帝天保年间大修长城之后,武成帝河清年间修筑了太行山长城,后主无统年间修筑了大同东至于海的长城。

       武成帝所筑长城,据《资治通鉴》载: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T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6这道沿太行山所筑的西部长城,主要是用于防御北周的东进。

       后主高纬所筑长城,据《北齐书,斛律金附子羡传》载:天统元年(公元565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7

       河清年间和天统年间所修长城,工程都很小,尤其是天统元年所筑长城,基本上属于对文宣帝天保七所年筑自西河东至于海的长城的加固和增建。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字文泰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帝,立国号周,建都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期间,采取了一些有利社会发展的措施,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57年)周武帝亲帅大军消灭北齐,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

       周武帝,在灭掉北齐后的第二年,率五路大军,亲征突厥族。武帝死于北征途中,只好班师而回。此后,突厥屡犯北周边地,北周为防其南下,开始修缮北齐时所筑长城,但工程量很小。

       关于北周修缮和利用北齐长城,《周书·宣帝纪》载:静帝大象元年五月(公元579年)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北史·齐本纪》,中华书局1974版,卷7,第249页。

       2.《北齐书·文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卷,59页。

       3.《北齐书·文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第61页。

       4.《北齐书,文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第63页。

       5.《北齐书·文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第64页。

       6.《资治通鉴·陈纪》,中华书局1964年版,卷169,第5231页。

       7.《北齐书·斛律金附于羡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17,第227页。

       8.《周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卷7,第120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