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001HKIrmgy6XP8t8T2j3b&690
从乡村进入城市的人,无论你是暂时寄居灯红酒绿的打工仔,还是因发奋读书而“农转非”的人,都可能有一本难念的经,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艰难困苦,甚或煎熬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曾经有一位县官向我抱怨在外“发达”的有些老乡有点忘本,我说,有的人年轻时在老家受气受屈,出来后对老家有那么点“近乡者怯”,要理解和宽容。
的确,当有农村背景的人在城市小安后,难免会有一种鲤鱼跳龙门般的酣畅淋漓,有时还真想教训一下曾经欺凌过你的人。相信,做过农民的人都可能会有类似这种狭隘的念头,有时好想好想横行乡里,替祖宗八代除一口恶气。
自己曾经是农民,或者至今心灵深处仍属于那个集体,但我也一直想,不要因为感情色彩而忘记对农民本身的反思。写农民的书不少,但读后总感觉有些本质的东西被有意无意的藏着抑着,说到农民,无外乎说他们纯朴得一塌糊涂,说他们不懂城市生活的格调,也不懂庙堂之高的规矩,都是陈奂生的左邻右舍,也是刘姥姥乡里乡亲,这些评价,是把“农民”这个群体简单化了,脸谱化了。我们还可以在农民身上找到很多东西,农民身上的确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勤劳、隐忍,但或许还有其他与生俱来的东西,比如说对制度政策的惯性依赖、某种本能的狡黠等等。
我有一位亲戚,年少时家道贫穷,受人白眼,想起过往常觉得憋气,前不久他突然想回老家去竞选村主任,大家猜想他骨子里并没有为乡亲服务的一丁半点热情,激发他去“战斗”的,只是想让他过去的“仇家”知道“马王爷究竟有几只眼”,当然,后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这个“远大理想”没有得到实现。
好想好想横行乡里,但愿都只是一个一闪即过的念头,不可付诸实施。我们都是乡村社会的过来人,知道不少的老乡是站在井底,看不到更多的天空。我们不必计较过往,保持宽宏大量,生活在期望值较低的一方土地上,大家都不容易,更不必寻找仇家,对所有过去结怨的邻人都应该赦无“杀”。
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或许是由类似这样的农民造成的:自己落魄,会埋怨众邻乃至社会;日子有点起色,会不自量力地表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稍微有点钱,轻狂的举止俨然是实力仅排在李嘉诚之后;一旦发达,喜欢衣锦还乡,证明“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有的可能还顺便羞辱一下以前的乡邻。
好想好想横行乡里,这是恶念,需即刻掐灭。
行走在远方,心胸当更为宽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