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儿子一起成长

(2009-12-29 19:57:30)
标签:

父与子

十八岁

沙漏

青春年华

分类: 情怀

 

和儿子一起成长


                        就是前排左二那小家伙,9岁时摄于越南河内 

 

    这几天,我内心一直有一份喜悦,一是我的儿子最近正式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开始试着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二是这个昔日的小崽崽已经变成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

    几十年来,我有很多遗憾,其中之一就是对“满十八岁”没什么特别的记忆,因为那时的日子窘迫而简单,生日和别的日子没什么不同。我很想让儿子能够记住满十八岁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和老婆都问过儿子希望中的礼物是什么,儿子给我说你就写一篇博文“歌其人颂其事”吧。我老婆更上心,专门询问公司年轻同事送什么礼物好,年轻人经过郑重的集体讨论,一致建议送一个沙漏,说那是一个“光阴的故事”。我奉命去买了沙漏,儿子收到礼物很高兴。现在轮到我送出这文字作“礼物”了。

    儿子小时候胖乎乎的,讨人喜欢,我也特高兴,遂起私心,想通过这个小不点去实现我曾经的雄心壮志。那年月,足球甲A联赛如火如荼,明星球员既挣大钱又露脸,我就让儿子去学足球,陪儿子去踢了一个来月,这家伙既带不了球,也跑不起速度,更甭提抢断了,这哪是踢球的料,于是被我紧急叫停。不久寻思让儿子改学绘画,谁知练了一段时间,儿子画的一塌糊涂,我就决绝地放弃了。这以后儿子什么特长也没学,只是按部就班地读书。每当有人谈论孩子古筝、提琴考试过级之类,我就有些泄气,但转念想,我乃农民进城,问题可能出在遗传资源上,就不和人家“一般见识”了,我甚至和朋友说,我不相信那些天花乱坠的育儿理论,我发明的是“喂猪理论”,养小孩的原理如喂猪,喂不喂是我的责任,长不长是他的事,大家哈哈笑过。其实这个另类的理论只是玩笑罢了,日常生活的纠结还是孩子如何健康成长。

    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真是糟糕,家长普遍望子成龙,硬拉着孩子自小就学这样那样的特长,稍大一点就补主科,孩子就是在循环往复的上课补课中长大的,完全没有罗大佑歌谣中那样的童年。孩子外出,你总是担心,会不会遇到坏人,会不会进网吧,会不会结交不良少年,心里总不舒坦。感觉现在的孩子很苦很累,作业多,补课多,压力大,加上从小就开始的残酷竞争使他们不仅具有青春期的叛逆,也特容易追捧另类的人和事。我曾经请教过一位中学校长,他说现在谁也改变不了应试教育,不苦是没有希望的,苦也不一定有希望,但起码你得苦,这个坎得过,我听了,无语,无奈,那我们就和儿子一起苦吧,能接受好的教育,我们全家都是愿意付出代价的。

    儿子老大大咧咧的,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没搞清楚班上布置的事,害得我们多次去向老师、同学询问,丢东西也是家常便饭,我们一直很担心儿子的这些不良习惯。我曾经带儿子品尝过成都锦里的小吃,一家人也爱吃本地的特色家常菜,儿子有两次郑重说到他将来要做一名厨师,寒窗苦读的目标居然是做厨师,我们不好亵渎厨师职业,只是儿子的这份稚气让我们哭笑不得。儿子胆怯、腼腆,他似乎正在改变这个缺点。但我也看到,在儿子胆怯、腼腆的背后,有一份难得的执着、主见和自信,儿子学习的自觉性强,对很多事有独特的感悟,本来他的文科不错,但他坚决选择理科,他认为理科才是培养人有“一技之长”的教育方向,我们很赞成。儿子要强,放学回家就接着看书做作业,几乎从来不需要我们提醒他。儿子的刻苦,也鼓舞我和老婆,最近一段时期,我们不大看电视,也少外出,很多夜晚,我们一家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学习,儿子做他的功课,我在网上写点“豆腐干”,老婆则看他的专业书,我们是和儿子一起成长。似乎,这几十年间,我们这个农转非的家庭已变成“书香门第”了。

    儿子长大成人,我俩经常有男人之间那样“惺惺相惜”的交流,生活上互相关心,知识上取长补短,有道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儿子敏感、聪慧,他的有些见解,我很惊讶,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在某些方面真是比我们懂得多,儿子经常焕发发一种成长的喜悦,我也受感染,不惑之年也常常有一种“成长”的喜悦,或许跟着也有一些“成长”的烦恼。

    儿子十八岁了,翻过了生活中重要的一页,虽然留有些许遗憾,如写不了一手规范字,少一些主动的提问和交流,自信心不足,似乎看不见优势,也发挥不好自己的强项,还欠一些待人的礼数,当然,做父母的总有这样的苛求。我们对儿子有美好的祝愿,希望他的人生健康快乐,积极而又有意义,但是,我们只能是鼓励者、鼓掌者,未来的岁月,只能由这个“责任主体”自我实现了。

  我没有为儿子准备什么隆重的成年礼,但我们都兴高采烈。将来,无论我们变得多老,我们都想尽力和儿子一起成长,努力接近诚实、勤劳和博爱的境界 ,用平凡人家的一份努力,感谢上苍赐给这个家庭的缘分、亲情和追寻梦想的力量 

 

                                    2009年12月29日于贵阳景怡苑金苹果网吧

 

注:照片为赖伯伯所摄,并用作其小说的插图,插图配有一行文字:“长大了再看自己原来的模样

—摄于2000年越南”。谢谢赖伯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