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楼春 红梅
李清照(南宋)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赏析: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画,并著有《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被尊为婉约宗主,其词也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析文前说两句这《玉楼春》词牌。貌似七律,都是八句56字一韵到底。所不同的是七律一般为平韵,而这词牌为仄韵。当初因了这份貌似,很容易地熟悉了它。也因了这份貌似,特不喜欢它----感觉这是最不象词的词了-----总是很执着地认为,词就应该长短句相间,才现出不同于诗的味道来。
再来赏文。
这篇咏梅之作,深得梅花之神,非等闲之笔。但其中三味,我初读时不但无领略,反觉上下两阙反转太大,难以接受。十多年后再读,才有身受之感。
上阙首句正面写梅开放之姿,一个“碎”字,写尽千娇百媚,令人消魂欲醉。二三四句“探头”、“想象”、“看见”,貌似写赏花人,实是由外而内,从形到神,层层泼墨描梅,赞美梅沁人心脾的幽香和含而不露的情意。
上阙可说“意趣盎然”,而下阙却是愁闷憔悴,情感跳动幅度之大,曾让我无限困惑。历尽沧桑后方才领悟词人何以如此。原来上阙末句“包藏无限意”,说的不仅仅是梅花,更是易安自己,此句已为转调,为下阙愁闷作铺垫了。易安爱梅更惜梅,想她也曾如梅般娇艳开放,而今红颜已去孤独飘泊异乡,怎不叫人愁煞?要饮酒赏梅得赶紧,因为窗外的梅花今虽开放,可早春的寒风也会象流光带走红颜一样吹落它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