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道”

(2022-03-11 08:24:15)
标签:

修心

冥想

文化

教育

再说“道”

“道”,不仅对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也会有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人生前行的路上,我们只要能够自觉地遵循着“道”内蕴的机理和基本规则行事、做人,就会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先后两次去日本旅游,在旅游前、在旅游后以及近段时间,我阅读并研究了一些与日本有关的资料,一个深刻的感受是:日本是一个深受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与民族,更是一个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到某种极致的国家与民族。日本人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文化的过程中,既重视追求“高大上”的一面,坚持形而上、坚持仰望星空;又十分注意“道”文化的“接地气”,让高深的、悬空的“道”文化能够形而下、能够脚踏实地。这就是把原本属于哲学的、方法论的“道”,迁移到各门科学、各个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茶道、花道、香道(以上三道在日本统称为“雅道”)、剑道、柔道、医道、书道、武士道……等等;即便就是最让我们厌恶同时又让我们不得不敬佩的“武士道”,其中也有不少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的。当我们深究其中的时候,我们发现:日本人所推崇的这些“道”,以“术”的形式深入到日常的生活之中,早已远远地脱离了“术”的狭隘的涵义,比如剑道,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运动技术的学习,而是修炼者的一种全身心的修行。

事实上,日本人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注重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的“术”的吸收和运用,更是注意把将其中“道”的实质与精髓梳理提取出来,与其民族所理解的所把握的“道”相融合。当我们研究日本的近现代史、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发现,日本人的这一做法,使得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节省了很多的基础研究费用,节省了许多发现、思考、探索、发明的时间,让他们的发展和进步被誉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奇迹”之一。我以为,这是非常值得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们学习和借鉴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借鉴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识、依循相应的“道”。社会问题、国家问题,我们暂且不谈,就拿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成长、提升与发展来看,就有着如下的“道”需要我们自觉依循——

一是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包括着阅读与旅行。读书,也就是通过与书为友、与书同行,尤其是与名著为友、与名著同行,实质上就是借助别人的智慧前行,让自己的躯体在别人的灵魂里去旅行。旅行,就是古人强调的“闻之不若见之”,即游览名山大川、遍游天下各地,亲见亲历,这也又被称之为“游学”;换言之,就是要努力地让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大社会之中,与天地对话、与人相遇相知相爱,在各种陌生的环境体验世界的博大和自然的深邃。

二是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贵人相助”,这就包括着“阅人”、“高人”以及“贵人”的作用。“阅人”,就是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与各色人等交往、结识、交流,在这其中观察人、研究人,逐渐地形成自己富有个人特色的社会经验和阅历。“高人”,就是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对于我们有着重大作用的、那些具有高见卓识的为你我的人生历程指路、点拨的人。“贵人”相助,就是在人生前行的路上,给予自己最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包括在你我迷失方向的时候为你我指点迷津的人,当你我急需帮助的时候为你我雪中送炭的人,在你我苦苦等待的时候为你我提供机遇的人,在你我一蹶不振的时候给你我鼓舞与激励的人。“贵人”相助在人生的历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哈维﹒科尔曼曾经说道:“在影响一个人晋升的各种因素中,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印象占30%,而在组织内曝光机会的多少则占60%。”

三是人们常说的“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这“悟”包括着“修心”、“冥想”。“修心”,就是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就是指你我在人生前行的路上,要主动地去另一个境界里“冥想”自己和人生。“冥想”,就是指你我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在宁静的心境里,潜心静气地去阅读自己内心的秘境,去发现人生、万事万物发生、发展以及提升、改变的真谛。无论是“修心”,还是“冥想”,必须是自己心有所想,心口合一,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去“悟”;一刻接一刻的觉察自己的情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最终才能实现真正的“悟”。

    这一“道”可总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贵人相助、自己领悟。这几个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需要我们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正如我国著名的圣人之一的曾国藩所说的那样:“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人生的历程中,主动积极地去读书、游历,争取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贵人”的帮助,在自己对书籍、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对人生的不断领悟中,走上一个又一个平台,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去积淀更多更好的人生经历,去发掘更多更好的人生真谛,去过一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道”
后一篇:又说“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