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大师
(2021-01-08 11:19:45)
标签:
专家学者大师优秀与卓越国家之师文化教育 |
专家、学者、大师
走进教师行业近四十载,由于我所在工作单位的原因和其他的一些原因,我先先后后接触过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正规学校到培训学校、从党政机关到服务行业、从军队到企业,各种层次的老师、各个方面的老师,如何去评价一个老师的水平,如何去看待不同水平、不同境界的老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学校管理过程和几乎一切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和社会期待大发展十分需要研究的重大命题。
经过多年与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各种社会组织机构的负责人,以及学生、家长、教育媒体的伙伴们的接触和交流,经过我多年的思考、研究、论证,我把各级各类学校的卓越教师定位为三大类——专家、学者、大师。
我所说的“专家”,“度娘”的诠释是:“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在我的心目中,“专家”就是那些在自己所研究的、所教的学科上的深度、高度、宽度、厚度诸方面都达到一定的高度、表现得十分卓越的老师。这类老师,通常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学科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核心思想、相当基本观点、主要方法,可以说都是研究精深、了如指掌,取得了业界公认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地展示所教学科的学科魅力。在专家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对自己所教学科的非常娴熟、甚至“烂熟于心”,可以感受到在他所教的学科领域诸方面的举重若轻、得心应手和应付自如,换言之就是:上的去下的来,既能够“深入”也可以“浅出”。
我所说的“学者”,“度娘”的诠释是:“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我的理解是:在专家的基础上,不仅仅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得心应手,而且对那些相邻的学科,甚至某些远郊的学科也是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的老师。能够被称之为“学者”的人,基本上都是某个学科中的学问大家、学术带头人,或者说是已经成名成家的人,如教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等。学者型的老师,都能够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相邻学科、远郊学科的某些原理、方法及其经典案例,还能够适时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人生心得,也就是说学者型老师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在高平台上不仅仅是展示所教学科的学科魅力,还能够比较充分地呈现科学的魅力。“专家”与“学者”的区别在于:“专家”更加“专一”,“学者”更加“广博”;“专家”在某一门学科中显得十分地专业、深刻,“学者”则不仅仅在一门学科中、而且是在多个学科领域中都显得十分地专业、深刻;“专家”可能仅仅是一个“专门家”,而“学者”则是已经接近思想家、哲学家的范畴。
我所说的“大师”,“度娘”的诠释是:“大师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享有盛誉,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的理解是:“大师”是指那些在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学科建设、人类群体进步等方面,有着大的主张、大的情怀、大的思想和大的创造的人,是学界公认的知识界和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或者说是在专家、学者的基础上,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所教的学科,对相邻学科、远郊学科也能做到应用自如,而且还能够恰到时机地展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卓异的老师。大师级的教师,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建树,是一名在学科中、在科学中、在事业追求中、在人生生命价值的展示中的“领跑者”和“标志者”,是一个活得十分真实坦诚的人,在前行的路上,他不仅坚定不移地坚信自己的主张,还积极主动地实践之。大师级的人物和教师,既是在全国范围内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宗教、实业等领域里有着开山之功的灿若星河的“巅峰级专家”“巅峰级学者”,也包括那些在一个区域一个行业内达到如此境界的老师。不管是那个层次的“大师”,他们都是已经达到思想家、哲学家这一境界的人。由于大师级的人物和老师,已经处在“高山仰止”和事业巅峰、社会金字塔“塔尖”,因而他们引领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的命运轨迹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一个行业紧紧相连,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引领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奋斗、前行。
从以上三种类型的卓越教师来看,我们的时代不乏“专家”、也不乏“学者”,但是却十分明显地缺乏能够让人敬仰、效仿和学习的“大师”,更为准确地说,是缺少那种达到一定高度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最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提出的“专家、学者、大师”这一评价体系及标准,既没有涉及到对于一般的、合格的老师的评价,更没有涉及到对于那些不合格老师的评价;它仅仅只是限于那些已经处于优秀层级及以上的老师们。我的这个评价体系旨在提醒更多的优秀的老师们在未来的岁月里,如何争取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卓异”,成为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丰碑式人物”,成为“国家之师”、“民族之师”,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的“文化昆仑”和“精神脊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