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校长真的不得了(好校长之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谭劲篇)
(2019-04-12 09:34:06)| 标签: 好校长重庆珊瑚谭劲教育 | 
一个好校长真的不得了(好校长之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谭劲篇)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都非常熟悉的一句歌词。谁能想到,这句歌词给一个做教育出身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深深的启迪,她对此略作修改,结果变成了:“珊瑚最红,孩子最亲”。这句被修改过的“歌词”,成为了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所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宗旨,并进一步深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强力推出的好校长——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谭劲校长。
还在谭劲做教师的时候,一段发生在她和学生之间的普通的但不平凡的经历——“一个馒头和五道数学题”的故事,就深深地影响了她做教育的思想和态度,在她的心底里播下了“让教育从亲近每一个孩子开始”的种子。当她的角色发生改变,从普通教师转变为一校之长的时候,在她内心深处就萌发了一个教育理想,这就是要办一所从校长到老师,都是“最会亲近孩子,最愿关爱孩子,最能发展孩子”的好学校,其中的一个“亲”字,在她的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最深最重;也许正是这个“亲”字的影响,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的她,受“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句经典歌词的启发,她想到了珊瑚教育人的爱就应该这样表达——“珊瑚最红,孩子最亲”。重庆市南岸珊瑚实验小学“亲亲教育”的核心理念就这样诞生了。
“亲”,“至也”,在古汉语中是指一个人的“慈爱之心”;今天的人们把它理解为“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当代的网络语言“亲”,则是指“亲爱的”,是对对一些有着相同志向的团体成员,也就是有着相同喜好,相同兴趣者的称呼。在谭劲的思考与心目中,“亲”则成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同时也成为珊瑚小学教育的理想追求和特色所在。在谭劲的策划、设计中,“亲亲教育”首先是“亲近孩子”,其次是“适合孩子”,再次是“发展孩子”;“亲近孩子”是前提,“适合孩子”是关键,“发展孩子”是根本。因此谭校长一上任,就明确地全校教职员工提出:“珊瑚小学应该成为‘最愿关爱孩子、最会亲近孩子、最能发展孩子’的快乐家园,在办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孩子放在核心的位置,所有的教育活动、教育场景都要因孩子而生。”经过谭校长与教师们持续地谈心、交流和互动,这句话逐步地成为珊瑚实验小学教育人的共识。
在谭校长的带领下,珊瑚实验小学的教师们以亲近孩子成长需要为出发点,追求“亲于做人,善于学习,敢于创造,趣于生活”的育人目标,以“关系亲和,爱如春潮;过程亲证,学如历险;生命亲在,创如朝阳”为核心教育思想,建构起了包括“亲亲校园”、“亲亲课程”、“亲亲课堂”、“亲亲德育”、“亲亲团队”等等在内的“亲亲教育”体系,形成了“科学教育启智,艺术教育益心,体育教育健体”的素质教育平台。
在谭校长与学校老师们精心的设计下,珊瑚实验小学“亲亲校园”中的所有建筑、装饰等等,都是孩子们可以触摸的、可以互动的一个个平台;校园中的雕塑小品 “呵护”、“穿越”以及学校的“无土栽培园”、“后山植物多功能园区”,不仅可以让学生去“看”、去“摸”,更是能够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自去体验、去证实。还在2007年,珊瑚实验小学就已经建成了当时全国小学校园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科技馆。科技馆里包括了数学、光学、电子、化学、生物、天文等八大领域的最新展品。学校还有太阳能路灯广场、风车广场、大型水族景观、“梦想工坊”创客空间、自动图书借阅机……2016年,珊瑚实验小学又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小学“教育创客空间”。正是由于谭校长对于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珊瑚实验小学的角角落落里,都弥漫着科学的因子,科学教育成为学校办学中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珊瑚实验小学的“亲亲教育”:如果说珊瑚实验小学办学的逻辑重音是“亲”的话,那么落脚点就是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所重庆的、全国的知名小学,对于课程的关注和建设,珊瑚实验小学同样是不遗余力的。在谭劲校长的精心策划与设计之下,珊瑚实验小学的“亲亲课程”以“亲亲”为课程的核心和灵魂,在“亲”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架构起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这一课程结构朝着“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四个维度逐步展开,充分地体现着“孩子最亲”的理念。在他们“亲亲课程”中的“亲亲”,包涵着三层涵义,一是亲和,亲近和谐;二是亲证,亲自证实或者证伪;三是亲在,生命真实存在。也就是说,“亲亲课程”就是可以和孩子亲近、可以供孩子亲证,可以激活孩子生命能量的课程。他们的“亲亲课程”在新建的创客空间里的电子创客区、创意手工区、三维设计与3D打印区等七大区域中,为学生们开设了创意搭建、星际穿越(趣味科学)、3D立体绘画、结构创意与激光切割等14门课程,这些全新的“亲亲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脑洞大开,创意无限。
谭劲从做教师开始到做校长,面对着学生们,她就一直不停地追问着自己两个“假如”的问题,这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两个“假如”,让她对教育产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让她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一个普通的教师走向一个优秀的教师,从一个新校长走向一个卓越的校长。
亲们,让我们也带着这两个“假如”,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之路上,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叩问,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我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像谭校长一样,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