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2011-01-08 15:37:29)
标签:

王安石

褒禅山

游记

读后感

杂谈

分类: 最喜书香伴黄昏(读书小品)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苏浙生

 

http://s7/middle/5d22321fg9950d4e0b896&690

安徽褒禅山

 

    笔者在给一些年轻朋友赠书时,常在拙著的扉页上,写下“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八个字,并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座右铭,愿与他们共勉。关于它的含义与来历,我作如下解释:“人生事业,成败难料,但只要自己竭尽全力奋斗,那就可以无怨无愧了,我一生便以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这一座右铭的出处,乃是宋代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是素有“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之称的政治家,也是卓越的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议论性游记的代表作之一。

    褒禅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北,有前、后两洞。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说,前洞在山下,地势平坦,在洞壁上题字留念的游客很多。后洞在山上五六里,洞内幽暗寒冷,深不见底。他曾与四人举着火把进后洞探险,“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景观)愈奇。”而洞壁上的题字也就愈少。此时,有人说,“出去吧,火把要烧完了。”于是他们就一起退了出来。出来以后,王安石又后悔不迭。因为准备退出之时,其实自己的体力还足以继续深入洞内,火把也还足以照明通道,可是自己却心志不坚,跟随着别人退了出来,以至没有穷尽洞底,从而无法享受到游历之真正乐趣。

    就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洞经历,引起了王安石深深的反思,并由衷地发出了两个哲理性的感喟:一是大凡道路平坦而又靠得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山形险峻而又离得远的地方,则到达的人就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二是要想到达人迹罕至的险远处,欣赏奇伟瑰怪非同寻常的景观,首先要立志,因为“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次则要有力(能力,体力),还要有外物(如探洞时的火把等,即现在俗称的硬件)相助。

    最后,王安石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己的力,明明足以到达那险远而壮丽的地方,却没有到达,那末,别人就会讥笑你,你自己也会终生后悔;反之,尽了最大的努力,而没有成功,那末不仅自己可以问心无愧,别人也不会来嘲笑挪揄你了。

    毫无疑问,王安石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尽力而为的进取精神。笔者的座右铭“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便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

    是的,王安石游褒禅山的心得,能令我们生出许多有益的人生感悟:

    任何事业的成功,立志是第一要着。有了志,你才有奋斗的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所以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如果只愿在近山浅滩处悠游,不想去峻峰深潭处历险,怎么可能领略罕见的奇观美景?要想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要想在各个领域中作出杰出的贡献,你就要有登危攀险的志向与思想准备。

    志向已立,又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手段,那末,是否全力以赴地奋斗,就成了成败的关键。只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者,才有希望获得成功。所以,郭沫若题写的一则座右铭也说:“凡事必以全力赴之,以全生命寄托于一项事业,始能望其有成。”如果浅尝辄止,遇难而退,那末就会像王安石游褒禅山后洞一样,半途而废,以至于一辈子后悔莫及。须知,世界上许多“功败垂成”“功亏一匮”的遗憾,常常不是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是由于自身没有作“最后的努力”啊!

    当然,尽了全力,而最后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这样的事例也是有的,但这种失败,虽败犹荣,同样也会赢得人们的敬重和钦佩——

    现在,去南极考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研的热点项目。凡去南极的科学工作者,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九十度的科学实验站名叫“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率先到达南极,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极点,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月。最后,阿蒙森队凯旋班师,而斯科特等5名最后冲击南极的人却在返程时,因极圈寒季突然提前到来,在饥寒交迫中死于体力不支,永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发人深思的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斯威特悲壮的一幕。他在历史特写《夺取南极的斗争》一文的结束处,满怀崇敬地颂扬斯科特竭尽全力奋斗到最后一息的精神:“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直至今天,人们仍然将斯科特与阿蒙森相提并论,称他为南极探险英雄,为他树碑立传。

    古今中外无数正反事例,都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是知难而进,还是遇难而退;是尽力到底,还是半途而废,这是优秀分子与平庸俗夫的分水岭。可惜,世上空有凌云之志者很多,一度尝试攀登者也不少,而能全力以赴坚持到底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年轻的朋友们,当你觉得困难重重,前景黯淡,心萌退意时,且慢怨天尤人,你该想想王安石游洞的教训,然后扪心自问:“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