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一卦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2012-03-28 16:27:21)
标签:
八字风水股市吉容良奇门遁甲上海风水上海起名上海取名星座易经 |
分类: 易经学知识 |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创始、通达、合宜、正固。
解读:《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先画出卦图,再标出卦名。卦图由六爻组成,爻有阴(
乾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八纯卦之一。所谓纯卦,是指上下皆为同一个单卦所组成者。依序出现的有:乾卦,第一卦,坤卦,第二卦,习坎卦,第二十九卦,离卦,第三十卦,震卦,第五十一卦,艮卦,第五十二卦,巽卦,第五十七卦,兑卦,第五十八卦,
《易经》有《序卦》,说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可供我们理解各卦之参考。譬如,《序卦》开头就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意思是以乾卦为天,并以坤卦为地。有天地才能化生万物。乾代表阳刚劲健的主动力,坤则是承受力,两者相摩相荡而变化生出万物。
初九:潜龙,勿用。白话:初九: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
六爻由下而上的序位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九”指阳爻,而“六”指阴爻。阳为奇数,又以动为主,所以取奇数(一、三、五、七、九)之终,表示动之极。阴为偶数,且以静为主,所以取偶数(二、四、六、八、十)之中,表示静之极。另一说法,则以揲she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白话:九二:见龙在田,适宜见到大人。
解读:“九二”,“九”为阳爻、,“二”,为由下而上的第二位。二、三、四、五阳爻皆先称九,(阴爻则先称六)。二为地之上,表示龙已经崭露头角,才华受到注意了。这时见到大人是有利的,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栽培与磨炼。“大人”,德行完备的人,在此可以指称圣君,(与九二对应的九五,为天子)。譬如,舜在耕田、捕鱼时,他的卓越表现开始受到尧的赏识,那么舜就是“利见大人”。通常,大人是指有位者,君子则是无位者。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白话:九三:君子整天勤奋不休,晚上还戒惕谨懊,有危险,但没有灾
解读:“君子”,九三是阳爻,亦即刚爻(阴爻则称柔爻),在《易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白话:九四: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没有灾难。
解读:九四之位,上不在天(五、上),下不在田(初、二),中呢?它才由下卦移到上卦之初,进人新的世界,有犹疑不定的情况,所以又可称之为“中不在人”。“或跃在渊”的“或”是疑辞,“跃”与“在渊”是两种不同的选择,表示可上可下,要看时机与条件是否配合。保持此一机动状态,就不会有灾难了。在《易经》中,“或”字多用于三爻与四爻。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白话:九五:龙飞翔在天空,适宜见到大人。
解读:九五进入天位,又居上卦之中,并且阳爻居刚位(初、三、五为刚位,二、四、上为柔位),称为“当位”,这是既中且正的位置。龙飞上天,可以行云布雨,大显身手。这时所见的“大人”可能有二义:一是天子,二是贤臣,要看此龙本身所居之位而定。事实上,这时龙所象征的人,自己也是德行完备的大人了,可以呼召同伴共同发挥才干,造福天下百姓。程颐说:“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由此可知,大人可以指君,也可以指臣。
上九:亢龙有悔。白话:上九: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
解读:“上九”,每一卦的最上一交都称“上”(上九或上六)。“亢龙”相对于初九的“潜龙”,达到另一极端。在物极必反的原则下,必须周而复始。“亢龙”前无去路,高处不胜寒,所以“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白话:用在乾卦整体,显示六个阳爻无首无尾,吉祥。
解读: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另加“用九”,坤卦另加“用六”。这二卦为六爻皆同的纯阳卦与纯阴卦,所以可以使用(或贯通)于全卦各爻。“群龙无首”即六爻各龙顺时而变、随位而成。由于看出六爻为一个整体,没有首尾、本末、先后、上下之分,所以结果是吉祥的。万物的变化“始卒若环”(开始与结束像是一个连环)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白话:《彖传》说:伟大啊!乾卦所象征的元气,万物借它而开始存在,它也由此主导了天体。云四处飘行,雨降落下来,各类物种在流动中成其形体。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地出现,爻的六个位置也按照时序形成了。然后依循时序乘着六条龙去驾驭天体的运行。乾卦的原理是引发变化,让万物各自安顿本性与命运。万物保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的状态,就达到合宜而正固了。乾卦为首,创生出万物,普世都可以获得安宁。
解读:《彖》即《彖传》,用来解释卦辞,说明一卦之卦名、卦象、卦义。最初,卦辞亦称彖辞,“彖”字音近“断”,意指裁断一卦的吉凶。后来,为了与卦辞区隔,就专以《彖》代表《彖传》。《彖传》属于《易传》(十翼)之一,一般认为十翼是孔子及其后学的贡献。本段所言,是为了解释卦辞“元亨利贞”,因此全文第一句说的是“元”,第二句说“亨”,第三句合说“利贞”。最后一句则赞叹其伟大的效应,使自然界与人间世都平静安宁。“乾元”是指原始的能量(元气),由此创生出万物。万物处于变化之中,有开始也有结束,并且一直生生灭灭,因此需要一个总源头。《易经》就以乾卦为其象征符号,并且以龙的形象来展现其充满活力又变化无已的特性。文中两次提及的“天”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白话:《象传》说: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断奋发上进。
解读:《象》即《象传》,又可再分为二:《大象》解释卦象,附在《彖传》之后;《小象》解释爻象,附在爻辞之后。但是在《易经》中两者都用“《象》曰”来表示。在此乾卦中,“《大象》”与《小象》并未分列。自坤卦起,《小象》附在各爻的爻辞之后。《大象》所言,一般都是从上下两个单卦(亦即基本的八卦,各有三爻)的组合上,分析卦象所显示的意义,然后再推述人在德行修养上应该如何取法。譬如乾卦上下皆是乾,乾为天,乾为健,因此说:天体运行刚健不己;然后,君子是指立志发挥人性的潜能,成就完美人格者,他在取法此卦时,所要做的是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白话:本文是乾卦的《小象》部分,共七句话,分别对应六爻的爻辞与用九。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是因为这个阳爻在全卦的底部。九二爻辞“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是肯定德行可以普遍施展开来。九三爻辞“整天勤奋不休”,是说要在君子之道上反复修炼。九四爻辞“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是因为向上进取没有灾难。九五艾辞“龙飞翔在天空”,是肯定大人处于兴旺的时候。上九爻辞“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是说满盈的状态无法长久维持。用在乾卦整体,发现天体的运行无始无终,循环不已,因此不可认定自己居先。
解读:本文是乾卦的《小象》部分,共七句话,分别对应六爻的爻辞与用九。九三的“反复道也”,是因为它处于下卦之上,为下卦之终,同时面临新阶段的开始,形成极大的挑战。九五的“大人造也”,是德行完备的人一定会大有作为。“天德不可为首”,乾卦虽为六十四卦之首,以其无限元气创生万物,但是由于万物变化不已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可认定乾卦居于一个固定不移的首位。换言之,在乾卦六爻中,可以说“群龙无首”,而在全部六十四卦中,乾卦也“不可为首”,如此可以让其他各卦自由展现。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白话:《文言传》说:创始,是一切善行的首位。通达,是美好事物的会合。适宜,是正当作为的协调。正固,是具休行事的骨干。君子实践仁德,足以担任领袖。会合美好万物,足以符合礼制。维持一切适宜,足以协调义行。守正并且坚持,足以办成事业。君子就是要做到这四种德行的人,所以说:乾卦代表了创始、通达、适宜、正固。
解读:《文言》是对乾坤二卦之经文(文)的解说(言),亦即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此二卦代表天地,为一切变化之始,最为重要,所以额外加以说明。本段总述卦辞,以下接着分述六爻的爻辞。有创始才有万物,一切价值由此开端,所以这是众善之长。万物彼此之间通顺畅达,所有的会合皆是美好的。凡是有利或适宜于万物的,皆有其正当性。然后,要完成一事一物,非有正固不可。君子体认“元亨利贞”,可以明白仁、礼、义并成就事业,无异于找到了人间世的康庄大道。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
解读:本文以师生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乾卦各爻对人生的启发。“子”是指孔子。既有龙德,为何要潜隐?因为位居初爻,时机未至。即使德行已著,但是尚未显示效应,尚未受到别人的肯定。由此可见,儒家一方面要有坚定的立场,同时也保持深刻的社会关怀。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
解读:九二居下卦三爻之中,所以称为“正中”。由于位置适当,龙德发挥了作用。其作用依然是从自己开始,要反身而诚,由近及远,再修己以安人,化民成俗。“君德”,上述的表现已经是君主的德行,但是并未拥有君主之位。若是修养到了君子的程度,则担任君主亦非难事。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白话: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不休,晚上还戒惕谨慎,有危险,但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讲君子应该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做到忠诚而信实,由此可以增进德行.修饰言辞以确保其诚意,由此可以累积功业。知道时势将会如何来到,就设法使它来到,这样才可以同他谈论几微之理。知道时势将会如何终止,就坦然让它终止,这样才可以同他坚守正当作为。因此,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够勤奋不休,按所处的时势来警惕自己,这样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难啊。
解读:九三居下卦之上,走到终点,但是尚未进人上卦,因此面临考验。就下卦而言,它处于上位,就全卦而言,它仍在下位,所以除了进德修业之外,别无良策。这种考验培养了过人的智能,否则如何可以与他“言几”、“存义”。“几”是几微之理,亦即可以洞烛先机,在事情发生前就看出了端倪,然后可以预作准备。“义”是适宜,在此指正当的作为,否则没有坚守的必要。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
解读:九四开始进人上卦,又以刚爻(阳爻)居于柔位(二、四为柔位),显得不够安稳,所以用“或”这个疑辞。由于配合时位而无常、无恒,反而是正确的表现,所以没有灾难。“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表示不论是在出处进退的任何状况下,都必须努力进德修业。这才是“无咎”的真正原因。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
解读:九五之位既中(在上卦之中)且正(阳爻居刚位),所以充分彰显了乾卦龙德的精彩。本文所述为变化中之各安其位,秩序井然。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圣人作”。“万物睹”的“物”包含人在内,表示自然界与人间世都获得了安顿。“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说:“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这一段所说的是感应,只有圣人在位,万物才会依其感应而真正安定。“本乎天者”是指日月星辰等,“本乎地者”则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
解读:上九位居上卦之终,为全卦之最高位,但是已非九五之中位,所以虽然高贵,却无民无位,亦得不到贤人辅助。此时不必有所作为,否则将有懊悔的后果。乾卦各爻形成一个对比:初九与上九是“潜龙勿用”与“亢龙有悔”,都不宜行动,九二与九五都强调“利见大人”,因为两者皆居中位.九三与九四在《文言传》中都提及“进德修业”
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白话:(初九)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是因为处于卑下的位置。(九二)龙出现在地上,这是因为顺着时势而一步步前进。(九三)整天勤奋不休,这是因为正要进行该做的事。(九四)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这是因为要检验自己的能力。(九五)龙飞翔在天空,这是因为处于上位,可以治理百姓。(上九)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因为走到穷困时会有灾难。(用九)乾卦的元气施展在全卦中,这是因为天下都治理好了。
解读:本段依各爻爻辞,说明人的行动如何配合时与位来表现。“时舍”是指因时而舍。“舍”是古代行军或旅行时,到了一站住下来。九二的“时”是“地”的上位,并且处于下卦之中位,所以有较佳的机会。“乾元用九”,因为全卦皆为阳爻,可以上下贯通,无首无尾,形成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亦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与“天下治也”是互为表里的。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白话:本段依各爻爻辞,说明其相关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初九)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是由于阳气处在潜伏隐藏的时期。(九二)龙出现在地上,这是由于天下万物纷纭有序并且显现光明。(九三)整天勤奋不休,这是由于随着时势一起前进。(九四)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这是由于乾卦进展的变革已经来到。(九五)龙飞翔在天空,这是由于上达天位,可以展现天的功能。(上九)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由于随着时势走到穷困的地步。(用九)乾卦的元气施展在全卦中,这是由于显现了天的规律。
解读:本段依各爻爻辞,说明其相关的现象是怎么回事。“阳气”是指阳刚的生命活力,亦即乾卦的元气。初九代表一切生命处于萌发状态。九二,阳气升到地面,万物显示了文采与光明。九三顺着时势抵达下卦的终点。九四的“乾道”,是指阳气所形成的乾卦已经有其进展路线,而由下卦走到上卦了。九五的“天德”,是指天位而言,因为从阳气发展为乾道,接着所体现出来的莫过于“天”。天德是就天的功能而言,亦即九五已是天子之位,应该治理百姓。最后用九所说的“天则”,是指天的规律,亦即真正的统治是让乾元的变化自然运作,显示“群龙无首”的和谐境界。本段文字所形成的对比,与前段有所不同。初九与九四,是“阳气潜藏”与“乾道乃革”;九二与九五,是“天下文明”与乃“位乎天德”;九三与上九,是“与时偕行”和“与时偕极”。这三组对照,在《易经》中是常见的,亦即有相应的关系,就是上下两个单卦各就其相同位置而呼应。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白话:本段是就前面的象辞再作说明
乾卦所象征的元气,是万物得以创始并且通顺畅达的基础。至于适宜与正固,则是就万物的本性与实情来说的。乾卦的创始作用能够以美妙与适宜来造福天下万物,但是它并不指明自己对什么有利,这实在太伟大了!伟大啊,乾卦!刚强劲健而居中守正,本身是纯粹不杂的精气。六爻按时位进展运作,向外贯通了万物的实情。依循时序乘着六条龙,是要驾驭天体的运行。云四处飘行,雨降落下来,是要使天下获得太平。
解读:本段是就前面的彖辞再作说明。首先解释“元亨利贞”,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
解读:本段是对《象传》(包括《大象》与《小象》)所作的说明。首先谈的就是自强不息,“以成德为行”。以下接着分述六爻。九二的“君德”,意指处于下卦中位,君主之德已具,但是毕竟未到九五可以大显身手的阶段。九四比起九三,多了“中不在人”一语,是指它已完全脱离“地位”,而接近“天位”,这不是人的合宜位置。此时的“或”代表警觉状态,保持可上可下的弹性,所以“无咎”。九五的一段描述是常被引用的材料,但意思不够明确。“与天地合其德”,是指天地有大生广生之德,在天地是功能,在大人则是道德。“与日月合其明”,是指大人的智能不会受到遮蔽,可以洞察一切真相。“与四时合其序”,表示大人的施政合乎时宜。“与鬼神合其吉凶”,所指应是大人对于百姓的善恶所作的裁决与赏罚,符合鬼神的吉凶报应。“先天”与“后天”二词,表示天的法则在运作上有一定的时机,所以应以“天的法则”来翻译“天”。至于此一法则所代表的是主宰之天或自然之天,则仍有讨论空间。
吉容良,上海人氏。研究易经、奇门遁甲、大六壬学、风水学、八字命理、六爻、姓名学等门类三十年。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联系方式:
QQ:
510916615
Email:
chinafengshui@163.com
国际取名网:
英文风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