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前华为人张利华混在德国出国it |
2007年,在我人生低落的时候,接到这样的一个电话。
“这两年在德国挣了20多万,现在我把这些钱都寄回老家,买了一座山。”……
“我托人带给你的1000块钱,收到了吗?谢谢你当时用1000块钱救了我们…”
接到这个电话,我很难相信:这就是我2005年在德国海关救下的,衣衫褴褛,被德国海关一位神气活现的女警察,每个口袋都搜了身也早不到一枚钱,怀着一份战战兢兢心情跨国越海到德国、来自中国湖南两位农民。
当时,频具”洞察力”的德国海关,硬是将两个一点外文不懂的、只是带了两页中国邮票的中国农民扣下来,非要他们交100欧元(相当于1000元)的处罚,还要将邮票没收。
为了便于向这两位老实的农民要钱,频具”洞察力”的德国海关又把戴着幅眼镜,会讲英语的我“扣”下来做翻译!
当海关指向我时,吓我一跳,因为我的箱子里有便携机及上百部数码产品,我正担心着会被罚呢。
看来德国海关是不折不扣地只凭“衣冠”取人。
德国海关威胁他们,如果现在不交这100欧,就把他们扣下来上法庭。
这,就是德国的生存环境。
汉诺威的火车
在从法兰堡到汉诺威的火车上,我遇到两位拖着大大行李箱的中国留学生,当问到他们在德国做什么时,他们说了句深奥的“混在德国”。
据我的看法,混在德国可真不容易,每个月用于维护牙齿的保险费就要50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再加上住房和吃饭,一个月1000欧元,还过得紧巴巴的。
伸手向国内的父母要在德国的生活费,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留学生们,开始在德国艰苦的苦力生涯。
在去德国之前,我就收到很多留学生的联系邮件,有的推荐自己的宿舍,每日收5欧(50元人民币),有的推荐自己的翻译能力,每日收10欧。
在参展的现场,每天8点半到,总有两位年轻的留学生,向我打招呼,他们是做展台守夜工作的。看着他们熬红的眼,但觉得还找了份体面工作的幸福微笑,我的心酸得想流泪。他们都是国内的精英,父母和祖国的骄傲啊,可是,有谁知道,他们是在经济发达、繁华的德国这么过的啊!
有一天早上,遇到一位一直向我推销自己的学心理学硕士的女生,她羡慕死能找上守夜工作的了,而她一直在德国工厂的生产上打体力的苦力零工。
她向我展示了自己,因长期苦力劳作而关节突起发达、变形的手。
我实在哽噎无语,只是告诉她尽快学成回国吧。
虽然国内没有那么清洁的空气,但她是一定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做心理医生的工作,不用如此劳作。
在德国,遇到这样的留学生,会觉得心情很悲凉。
我是一个人拖着三个大大的箱子,总计80公斤孤身来到德国参展的。见到和自己同样皮肤、讲着相同语言的“当地”中国人,总是很亲切。
可是,如果想指望他们帮一个指头的忙,对方就开始按时计酬了。“帮你拖一下箱子,多长时间,你应该给我多少钱….”"帮你买个餐,你应该付我多少钱….”"帮你在展会上收集一下资料,你应该给我多少钱….”“帮你看一下包,你应该付我多少钱….”
在国内习惯了不做体力活的我,实在难以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同胞,而且是作为精英送到国外读书的同胞,这样一分一厘地跟我计算。
但是,不理解也要理解,他们就是德国的最低层:无收入群体、最低层的移民、受歧视的移民。
这实在太残忍,虽然他们来自“强大”的中国,可是在德国人的心目中,他们还不如士尔其人或波兰人。所以,以诺大的汉诺威市,只有两家小小的中国超市。
混在德国,看着那些忙碌卖盒饭的、扛机器的中国留学生,我只有反反复复地告诉他们,我自己在中国的发展,期望他们早点回国。
终于有一天,有位留学生,高兴地给我电话,他要回国了,原来是大众将所有的工厂都搬到中国,他作为大众派驻中国的员工,即将在受训后回国。
希望上帝能给他们一个如文首提到的阿龙,一个梦圆的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