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证的女同婚礼折射同性婚姻权困局

(2011-01-10 17:08:22)
标签:

李银河

广西

楷体

gb2312

同性恋

分类: 杂文/时评

    2011年的第一天,广东中山市一家酒店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穿婚纱、切蛋糕、拜天地、互换钻戒……和其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主角是两个“女人”———32岁的“PACO”和28岁的“水晶”。这是广东首对公开举行婚礼的同性恋人。 

    主持人当众读出了她们的宣言:“我们是拉拉(女性同性恋别称),我们也许不为社会所接纳,可……我们将日夜相伴,我们将不离不弃……”做伴娘的是新娘的水晶妹妹,她说,在广西农村的父母也已经接受了水晶只喜欢女孩的事实,对于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女儿,他们不能再强求什么,只是说“路是你自己选的,只要你幸福就好”!婚礼特别请来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吴幼坚作为证婚人, 她说:“很多同性恋伴侣也是生活在一起,不过他们绝大多数选择‘悄悄地生活’……这对水晶情侣敢于公开举行婚礼,我很佩服她们的勇敢和坦然……”这场堪称完美的婚礼有一个最大遗憾,那就是PACO和水晶不像传统的夫妻那样,拥有一张结婚证书,虽然这对新人认为那已不重要。毕竟,一纸结婚证是社会认同的最有力最重要的标志。(1月10日  羊城晚报)
     
    今年1月3日,成都一家著名的男性 “同志”酒吧里,两名男性曾哥和小潘举行了一场“婚礼”,成为国内首对宣布结婚的同性恋者。一个多月前,江苏首场同性恋婚礼以圈内人聚会的形式隆重举行,来自浙江、安徽、上海和山东310名圈内人见证了这场别样婚礼。今年9月17日,欧洲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外长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在亲人的祝福下,与相恋多年的同性爱人、德国著名的运动经理人穆隆兹走上红毯。婚礼由波恩市市长尼姆科主持。平民的同性婚礼低调拘谨,名流的同性婚礼轰轰烈烈,但透出的是一样的甜蜜和幸福,折射出同性恋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虽然举步维艰,却一直在大胆抗争奋勇向前。

    广东的“PACO”和“水晶”的这场婚礼,透出一喜一忧两个信息:新娘的水晶妹妹说,在广西农村的父母也已经接受了水晶只喜欢女孩的事实,“路是你自己选的,只要你幸福就好”。在很多自诩高素质的人对同性恋还嗤之以鼻的当下,偏安一隅的野老村夫竟能如此开明的善待他们,这里面固然有舐犊情深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像他们这样让孩子的幸福自己做主,很多父母要的还是自己的脸面,在意的是周围的目光,邻里的议论,社会的歧视。曾有记者问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如果你自己的儿子成为同性恋,你会怎么做”,李银河说:“如果我的儿子成为同性恋,我会首先让他学会接纳自己,这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广西的这对农村父母没有李银河的思想高度,却做出了和李银河一样朴实而非凡的决定,这是可喜的。

   在回答记者“没能拿到结婚证会不会觉得遗憾”时,他们说:“不会,就算是异性恋人有一纸婚书也不意味着一辈子就能相守。”很明显这是一种无奈的“不在乎”,对于传统的婚姻,一纸婚书对于彼此的约束作用更明显一些,而对于同性婚姻其意义则更加深远,它是一种法律层面上的认可。而目前同性恋遭遇得到所有困局,几乎都是源自于于法无据不合法规。虽然不合法的行为不一定违法,但是在很多人眼里这种行为一定异类,而异类的生存状况通常都举步维艰。

    著名的社会性学家李银河曾三次通过书面形式为同性恋争取领证结婚的权利。第一次是2001年“两会”期间,她委托一名人大代表提交“同性婚姻”议案。第二次是在2004年,一位愿帮忙的朋友提交提案。但这两次都受挫。2006年,李银河再次提出“同性婚姻立法”。李银河认为,结婚是同性恋者的权利,这涉及到如何与少数群体相处的问题,关乎现代公民素质。除性取向外,同性恋者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根据一项调查,同性恋、异性恋人群的心理健康比例是差不多的。她曾做过一个公众态度抽样调查,问到“同志”婚姻这个问题,有20%的人持赞成态度,而在网上的调查,这个比例高达56%。“网上比例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网民相对年轻,思想更加开放。” 
    在世界范围内,同性恋者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宽松的生存环境。2001年德国通过了同性恋结婚的法律,尽管名义上不完全等同一男一女的婚姻,但伴侣之间的扶养、遗产税和离婚后的赡养费规定,与异性恋的婚姻几乎相同。鉴于社会上同性恋家庭愈来愈多,德国政府还准备修法,让结为连理的同性恋情人也能一同收养小孩。今年5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推翻克林顿执政时期,对同性恋军人“不问、不说”的政策。同性恋者今后有望“名正言顺”地在军中服役。
    青山遮不着,毕竟东流去。相信随着社会对同性恋的包容,他们的生存环境会逐渐得到改善,更多的为社会压力所迫不得不“悄悄生活”同性恋人,会在观望和挣扎之后,带着自信的笑容和幸福的情感走进阳光里,回归本该属于他们的正常生活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