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出租西湖古建是与民争利

(2010-06-10 15:02: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最近不断有游客和市民向媒体反映,杭州西湖景区环湖一带有许多名胜古建“可望而不可进”,因为一些绝版风景场所已经变身私人会所或餐厅。政府倾力打造的“大众西湖”已变成少数人进出的“乐园”,西湖“富贵化”趋势正悄然加速。(6月10日  京华时报)

“昨日游团山,归来泪满襟。沧海变豪宅,何是情人湖?”这是云南大理市民寸亚平目睹团山脚下、洱海侧畔的情人湖被填建别墅后,痛心疾首写下的一首诗。虽然云南大理原市长段力因此项目中违纪违法已被“双开”,其他涉案6人也各得其罚。但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这个钱权交易催生的“腐败项目”仍在披着合法的外衣对外销售。

洱海变身富人后花园事件尚且未了,杭州西湖景区环湖带的许多名胜古建又步其后尘。那么,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为了“实现还湖于民”的“大众西湖”工程,缘何这么快就成了一些财团老板的“私家乐园”?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利益。杭州市政府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透露,在对景区建筑物和旧居的保护上,过去都是靠政府,但政府心有余力不足,现在一般采取招商洽谈以租用方式进行保护。而事实上,早在“还湖于民”改造过程中,一些财团老板间的争湖争绿战就已悄然打响。目前环湖沿线有近50家私人性质“会所”在蚕食着原本属于公众的休闲空间。这些会所消费高的惊人,一般人均最低消费都在500元以上,且不含酒水;个别“会所”外人入住一晚要花1.78万元。

乍一听,管委会所谓的“以租代护,名胜自养”的管理模式,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但仔细研判就会发现远不是那回事儿。民国初期名人黄郛的别墅旧,居原名“膺白楼”,如今被改造而成了一家高档餐厅,主打燕鲍翅,不含酒水每位最低消费600元。权且不论食客们吆五喝六的嘈杂之声会不会叨扰名人的清梦,旧居变身厨房、餐厅,油污烟熏火燎之下,又何谈保护呢?

西湖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政府投巨资改造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其公共价值的最大化应得益于全民共享才能实现。如今“私人会所”大量侵占,隔阻了市民和游客休闲信步的脚步,无异于剥夺了大众的游览权利,政府租售环湖名胜是不折不扣的与民争利行为。

其实,无论是云南洱海填湖建别墅,还是西湖名胜变身高档会所,都是沉迷于GDP太虚幻境中的地方政府,在处置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冲突时,决策失衡的结果。权力一旦被政绩崇拜左右,什么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都会成为其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