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纪检组长郭汝斌,就“毒奶粉”事件接受《新京报》(3月11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的治奶流程中,各部门有各自的职责,“但不是有人引咎辞职,所有的问题就都是质检部门的。”
10日,也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对于前一阵“毒奶粉”再次流入市场事件将问责监管部门。比如上海和陕西这些地方,当地政府就要追究有关的责任人。陈竺部长的话也从侧面验证了郭汝斌“追究责任我感觉到不了部委”、“个人感觉追责的话只到生产企业”这样的判断。为什么只能追究到企业,不能问责更高一级的部门?郭汝斌的说法不无道理。首先,奶粉出现问题涉及很多部门,各有各的账。在现有的治奶流程中,各部门有各自的职责,企业是第一负责人,政府负主要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又涉及一大堆。其次,现行的问责制度还比较模糊。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追到哪一级的干部,没有确定。
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却又群龙无首,这是我国食品监管体制、机制暴露出的弊端。所以陈竺部长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后,我们就有了非常坚强的领导人。”虽然陈竺也表示,前一阵,在协调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处理上,各个部门配合非常紧密,信息非常畅通。但问题奶粉再次流入市场的事实证明,涉及食品安全的各部门之间在某些方面的沟通协调上,或许并不是那么畅快。
缺乏协调和统领的政出多门、多头监管必生乱象。有些部门头顶监管之名,却不履监管之实,帮不了忙反而添乱。一些部门的各种评选活动泛滥成灾,对公众造成误导。因为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曾是质检总局授权的“国家免检”产品,局长李长江因免检产品出事而引咎辞职。三鹿奶粉婴幼儿配方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授予出事奶粉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部门领导,却能独善其身,安然无恙。要知道,老百姓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信任度丝毫都不比“国家免检产品”差。 从这个意义上讲,郭汝斌因为责任划分不公为质监部门喊冤也并非毫无道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正是看到了以前食品监管体制存在的积弊,年初,国务院设立了由副总理李克强任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正部级的办公室。有望彻底改变食品安全监管政出多门、群龙无首、协调不畅的现状。彰显了国务院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的决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