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啊,多涨点。其实咱们涨工资没停啊。只是中国老百姓习惯存钱,发得再多,我不买。”就是这句话,把一直幽默风趣、平实播报的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主持人邱启明,推倒了舆情的风口浪尖。15日,邱启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自己的言论不够完美,他很诚恳地对理性的网友表示抱歉。他坦言之所以一直沉默,是顾虑会被越描越黑。他进一步解释说,自己说这句话的初衷其实是反对这位英国最牛经济学家的言论,“嘲笑老外所谓的涨工资就能拉动内需的观点。”因为是直播,时间很仓促,邱启明也有遗憾的地方,“我就恨自己为什么最后不加一句,因为中国人需要存着钱。但是我当时没有想这么多。如果我没有讲全的话,我确实觉得自己对不住那些理性的网民。如果我这话真是伤害了他们的情感,我应该去跟他们道歉。但是所有看过我这段视频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可能会有错从口出的时候。启明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向网友致歉,说明有错的启明依然算个好同志。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看看央视其他主持人是如何对待错误的吧。打哈欠的李静,补妆的贺红梅,虽然都是因为技术人员的疏忽而意外出丑,作为公众人物在遭到公众批评后,她们都选择了沉默。而沉默的内涵太多,不说话的李静和贺红梅又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初衷呢?如果说李静、贺红梅的无心之错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国际频道台湾新闻的主播陈轩石的作为,绝对是责任缺失的表现。他不仅在直播时吐舌头并抠鼻子,还在新闻没播完时,就拿起电话询问导播工作结束的具体事宜,电话末尾还邀请台湾TVBS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桑拿。对于这些,陈轩石和国际频道自始至终没有向公众致歉。
我不否认自己非常欣赏启明的主持风格:草根、随性、平视,就像跟家人聊天一样播报新闻
。尤其是他的即时评论,深刻而不说教,通俗而不媚俗。我们原本以为播新闻就得像罗京那样不苟言笑,像郭志坚那样正襟危坐;后来康辉来了纳森来了,他们在播新闻的时候表情已不再僵硬,浅笑偶尔也会在脸上绽开,却依然略显呆板。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一个留着短发,穿西装却不打领带的播音员出现在了晚间新闻《24小时》。他的播报很口语,给人的印象不是在读稿子,而是在和你面对面聊天。
这个小伙子就是启明。就冲着启明带给了新闻播音的这股清新的风,就冲着启明知错能改诚心以待,我们不仅应该谅解他,还应该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毕竟电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更多元的主持风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