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村官官阶村干部惠农政策户口郸城县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许多人还活着户口却被注销。很多老年人的户口在1998年就被村里神秘注销。当时每个村民都要交提留和集资款,村里为了截留这部分费用,就把老人们的户口按照“死亡”上报到派出所。很多农民因为登记为“死亡”,户籍已经注销而无法享受到惠农政策。
在当下一些高官被高悬在头上的反腐利剑所震慑,贪腐之心有所收敛之际,作为中国官阶最小的一些村官,却因为地处偏远,成了反腐的漏网之鱼。有权利的地方就会有腐败,看似官小职微的村官腐败起来,一点都不比官阶大他们很多的政府官员逊色。来自《法制日报》的信息显示,在当前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官占据了案件数量的70%以上,由村官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在百度里搜索“村官腐败”词条,就出现90多万相关条网页。
较早前,经济不发达地区,截留交提留和集资款是村干部们惯用的发财之道,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一些村官的贪婪之手落点更为广泛,像计生罚款、村村通工程款、最低生活补助费等等。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土地补偿款成了村官嘴边的肥肉,涉案数额之大,人数之多让人咂舌。本该是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却成了掏空集体的“寄生虫”。村官富得流油,集体却一贫如洗,成了一些基层农村的普遍现象。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村官如此胆大妄为呢?在行为认知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干部腐败仅被大家理解为吃吃喝喝、多占多拿,而且“权小位轻”,很少将其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
村官虽小,但政府的改革、法规、行政行为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他们传达给广大农民,并有很多工作由他们来办理。他们在国家正常的体制工作中,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这个群体一旦产生腐败,对于广大农村、广大农民甚至各级政府,都会造成极其恶劣和深刻的影响,对政府的公信力的损伤不可小视。所以,村官不应该成为反腐倡廉的空白点,更不应该成为党纪政纪监督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