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全盘考虑常用字通用规范汉字表撇捺文化 |
分类: 杂文/时评 |
该不该对这44个汉字整形,请这些闭门造车的所谓专家们听听公众的声音吧!对汉字整形87.14%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纯为“穷折腾!”网友“踏叶逐风”认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不断补充、完善,但对成型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轻易改动,不可取。而网友“兰花草”的话更值得深思:“如果真的那样改,‘小’是不是该改成‘竖撇捺’呢?”她认为,要改就全部统一,不改就不要动,一些改一些不改,不规律、不统一,给应用徒添麻烦。
有关部门说这次整形是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的结果,那么请问专家们的“全盘考虑”考虑到人们对这些常用字已经接受并广泛使用因素了吗?我的父辈们我的儿子,还有我,对这些字都已经写得很熟,用着顺手,为什么要对它们“动刀整形”,调整写法,《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专家们,可否给个足以让我心悦诚服的干当小学生,重新认知它们的理由先?难道我准备上初中的儿子,还要再将这些耳熟能详的字在当做生字回炉一遍吗?还有那些行将识字的孩童,如果学到的是整形后的汉字,那么他们从以前的读物上看到的这44个老汉字,是不是就该当做错别字呢?因对汉字整形带来的这些问号背后的疑难杂症,是否专家们“全盘考虑”之内呢!
专家们的研究如果仅仅从专家的角度,而不考虑公众的用字方便,就贸然对这些常用字整形,恐怕不仅帮不上忙,反倒添乱了。
简体汉字的形成和使用是经过实践沉淀,大浪淘沙的结果,这些字之所以能被沿用到今天,说明它们现在的形貌是最适合人们方便快捷的使用的。汉字作为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
汉字的调整不能仅凭几个专家心血来潮想当然。对汉字的整形“动刀整形”要建立在方便公众使用,尊重公众习惯的基础上。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以人文本。否则就是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