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靠提价控烟是不切实际的臆想

(2009-06-23 21:28:26)
标签:

烟草系统

高档香烟

烟草专卖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烟草税率新政不会影响烟草的零售价格。”国家烟草专卖局这句话的余音还在,个别高档香烟已经提价,如珍品中华烟提高了一成。这无疑重重打了烟草专卖部门一记耳光。

    烟草专卖部门之所以敢这么说,一个前提是,烟草产品以前执行利税合计的政策,税收部分上缴税务部门,利润部分留在烟草系统,这次烟草税提高实际上是将以前留在烟草系统的利润部分以税收形式上缴。问题的关键是,烟草系统会看着自己口袋里的钱被掏走吗?上海烟草集团公开提高中华烟的指导价,已经很说明问题。新政执行已经触及到了烟草生产厂家和烟草公司的利益,如何把这种损失转嫁,恐怕已经在他们的议事日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卷烟市场一直实行专卖政策,出厂指导价由各地烟草专卖局锁定,经销商可以自由抬价。一条烟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三个环节,分别对应着厂家调拨价、烟草公司(专卖局)批发价、商家的零售价三种价格。一般而言,调拨价与批发价最高保持40%的差异,批发价与零售价保持10%至15%的差异。在这种销售体制下,烟草税收提高那么多,香烟零售市场涨价是迟早的事情。当然,如果仅仅是像中华等这些高档香烟涨价,和老百姓几乎无关。这样的高档卷烟都是政府衙门的公款买单。老百姓就是想买,也卖不到真品。怕就怕所有卷烟跟风上涨,而且太有可能了。试想,如果我是零售商,过去卖一条烟我可以赚十块钱,烟草税收提高后,我只赚6块钱,而我的经营支出并没减少,我凭什么要白挨这一刀?苦就苦了像我这样的瘾君子们。

    其实,对于屡屡被转嫁消费负担,中国的老百姓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很多领域的政策性提价,一开始都是冠冕堂皇,说不会增加消费者负担。转了一百圈之后,还是得由消费者买单。据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员提出用提高价格达到控烟的目的,这个建议本身就很扯淡。要么这个官员不吸烟,要么吸烟不是自己掏钱。粮食涨价了,你见有人不吃饭吗?油价涨了,你见有人不开车吗?旧中国时期,烟土的价格成倍的翻滚,那些大烟鬼们卖了房子也要照吸不误。今年二月香港将烟税提高了50%,软包及硬盒万宝路的零售价立马从29元涨到了39元,涨价前出现了烟民“扑烟潮”,大小商档的香烟被扫抢一空。烟草税的提高直接导致香烟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成为不争的事实。烟草专卖部门“烟草税率新政不会影响烟草的零售价格”之说,只是稳定市场、避免抢购风潮的缓兵之计。

    事实证明,香烟作为一种嗜好品,提高税额只能让烟民选择好烟还是坏烟有所动摇,而不会让他们选择抽烟还是不抽烟。相反如果他们选择价格较低廉的次品烟甚至假烟,对烟民的健康危害会更大。
   所以说,疾控中心的官员“用提高价格达到控烟的目的”这个馊点子,虽然不祸国,但是很殃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