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开博之前,虽然对网络抄袭也有耳闻,我却没太在意,可能是对自己无关痛痒吧,因为以前发表在传统平面媒体的作品,从没遭遇被抄袭厄运。自去年开了博客,并在红袖和好心情两个文学网站开了文集后,才真正感受到网络抄袭来势之猛,抄袭形式五花八门。
通过一段的观察,我发现网络抄袭者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抄袭者瞄准的都是点击量大、人气相对比较旺的稿子。其次,被抄袭的稿子多是语言流畅、富有哲理的随笔和小品文。我被抄袭最多的两个稿子《孤独,心灵的独舞》和《怕老婆是一种境界》就属于这种类型。抄袭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品味”稍高的抄袭者,不会整篇拿来,会多少加几句自己的东西,或者用张三的开头,用李四的主干,再加上王五的结尾。这多少还有些再创作的意味,是比较高明的抄袭者。还有的会对文章改头换面,文章的几大要素如地名、时间等换一下,精彩章节原样“移植”。更多的抄袭者是手到擒来,直接把文章划归自己名下,这是最可恶的。
第一次在某仁兄的博客里看到自己的文章,这仁兄竟还像模像样的对评论有评必复。当时很是气愤,随手也对他的拙劣的抄袭水平“评论”了一番,他竟也回复说“文章上烙的有你的身份证吗?你怎么能证明你不是抄的我的呢”。面对如此理直气壮的倒打一耙,我又能说些什么呢?这种强盗式逻辑或许是抄袭者共有的心态,也正以为有这个诘问做后盾,抄袭者才大行其道。从那以后,再见到自己被抄袭的文章,我已经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漠视以待,生别人的气等同于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何苦呢!
其实,在鄙视抄袭着的同时,我一直弄不懂网络抄袭者的真正动机。是为名?再传统媒体提上发表文章很多人署的是实名或者笔名,可以借文扬名。而网络上多半是网名,就是抄袭一千篇,你不告诉别人网上的那个什么什么是你,你身边的人怎么知道是你呢,也出不了名啊。是图利?也说不过去。在文学网站也好,社区论坛也罢,都不会有稿费的,应该没有利益驱动。借用蔡明小品里那句经典一问:网络抄袭,为什么呢
但无论如何,网络抄袭已成为一大公害,虽然人人喊打,却都有无可奈何。遏制网络抄袭自然不能寄希望于抄袭者提高素质放下“屠笔”,诉诸法律也不现实,博主们都有声明“擅自转载,追究法律责任”,但真正较真儿的有几人?别说凶手难抓,就算找到现实中人了,也搭不起那个工夫啊。我觉得网站,尤其是文学网站应该肩负起打击网络抄袭的重任。一些网站已经开始这么做。比如好心情原创文学网就在编辑系统启用了相似作品检测系统,一旦有相似的文章,系统就提醒编辑。不仅如此,该网站还运用不可复制技术,让浏览者只能看文章不能复制,有效地遏制抄袭。笔者在红袖和好心情都开有文集,被抄袭的文章没有一篇来自好心情,多半是从红袖和本人博客偷去的。
无惧是抄袭者的座右铭,无耻是无惧者的通行证。抄吧,抄吧,不是罪。既然无法让抄袭者在千夫所指中灭亡,那就让他们在抄袭的快感中猝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