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1999年生物化学A卷
试题解答
一、是非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是”写“+”,答“非”写“一”,写在题后的()中。
题
目:1.
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差别在于制备方式的不同()
考查点
:
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答
案:
非,制备方式不同,其根本的区别是反应性质不同。
相关内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题
目:2.气体分子,如
NO,是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行使功能的()
考查点
:
信号及信号转导。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信号转导的分类。
题
目:3.二硫键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密切有关,因此没有二硫键的蛋白质就只有一级和二级结构()
考查点
: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结构域,单体蛋白(由几个独立的肽段以S-S连接的小分子蛋白)。
题
目:4.所有信号肽的位置均在新生肽的N端()
考查点
:
信号肽学说。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蛋白质修饰及转运。
题
目:5.对于可逆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抑制
50%时的抑制剂浓度等于其抑制解离常数
Ki ()
考查点
:
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抑制反应的米氏方程。特点。
题
目:6.在酶的催化反应中,HIS残基的咪唑基既可以起碱催化作用,也可以其酸催化作用()
考查点
:
酶催化的高效性。
课本内容: HIS残基的咪唑基,其解离常数为6。在中性条件下一半以酸性形式存在,另一半以碱性形式存在。即咪唑基既可作为质子供体,又可作为质子受体在催化中发挥作用。因此咪唑基是一个最有效最活泼的一个催化功能基团。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酶催化的特点。
题
目:7.蛋白激酶对蛋白质磷酸化的部位除了Ser、Thr和Tyr外,还有His,Cys,Asp等
(
)
考查点
:
磷酸化的部位。要有-OH基团。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磷酸化的概念。
题
目:8.维生素B1的化学名称为硫胺素,它的磷酸酯为脱羧辅酶()
考查点
:
维生素B1。
课本内容:
维生素B1,又称为硫胺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特别是种子外皮和胚芽,与ATP作用转变为焦磷酸硫胺素(TPP),是催化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脱羧的辅酶。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维生素B1的结构。
题
目:9.线粒体内膜与外膜的结构完全不同,它们是完全分开互不接触的两种膜()
考查点
:
线粒体的膜结构。
课本内容:
研究结果说明,拥有“导肽”的线粒体蛋白质运送时,可能通过内膜与外膜的接触点一步插入的。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内膜与外膜的结构组成。
题
目:10.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已经得到阐明()
考查点
:
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细胞色素的作用、结构。
题
目:11.氧化磷酸化也是可逆的()
考查点
: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课本内容: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自由能)转移而使ADP形成高能ATP的作用。全过程的方程式为:NADH+H++3ADP+3Pi+1/2O2→NAD++4H2O+3ATP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氧化磷酸化的分类。
题
目:12.嗜盐菌视紫红蛋白与视网膜视紫红蛋白不同,前者经光照后导致跨膜质子梯度,后者经光照后导致跨膜钠离子流动()
考查点
:
视紫红蛋白。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质子势能。
题
目:13.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反转录酶()
考查点
:
端粒酶的性质。
课本内容:
每条染色体末端进化形成了端粒DNA序列及能够识别和结合端粒序列的蛋白质,这一种核糖核蛋白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称为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其中RNA是富含G序列的模板,因此可以弯过来作为引物复制5’
末端。
答
案:
是,+
题
目:14.转录不需要引物,而反转录必需有引物()
考查点
:
转录与反转录
课本内容:
反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要求有模板和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作为底物,此外,还需要适当的阳离子(Mg2+、Mn2+)和还原剂(以保护酶蛋白中的巯基)DNA链的延长方向为5’→3’。
RNA聚合酶需要以四种核苷三磷酸作为底物,并需要适当的DNA作为模板,Mg2+能促进聚合反应,RNA链的延长方向为5’→3’,反应是可逆的,但焦磷酸的水解可推动反应趋向聚合。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DNA的复制过程。
题
目:IS.DNA复制时,前导链合成方向是5’→ 3’,后随链则是3’→5’生成()
考查点
:
前导链与滞后链。
课本内容:
以复制叉向前移动的方向为标准,一条模板链是3’→5’走向,在其上DNA能以5’→
3’方向连续合成,称前导链。另一条模板链是5’→
3’走向,在其上DNA合成也是以5’→ 3’方向,但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随着复制叉移动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滞后链。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冈崎片段的概念及其大小变化。
题
目:16.人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为
2.9 X 10^9,是自然界中最大的()
考查点
:
基因组的概念。
课本内容: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C值均为109数量级(人为2.9X109),人们很难置信两栖类动物的基因组的和功能会比哺乳动物更复杂。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C值概念与C值矛盾。
题
目:17.细胞器DNA的复制并不限于S期,可在细胞周期的各期中进行()
考查点
:
细胞器的增殖。
答
案:
非,—
题
目:18.基因转录的终止信号应位于被转录的序列以外的下游区()
考查点
:
转录的终止。
课本内容: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向前移动,它只能感受正在转录的序列,而不能感受到未转录的序列,即终止信号应位于已经转录的序列中。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在终止之前居民点有一个回文结构,其产生的RNA可形成茎环构成发荚结构,该结构可使聚合酶减慢移动或暂时停止RNA的合成。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转录全过程与转录因子。
题
目:19.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不均一
RNA(hn RNA)分子量虽然不均一,但其半衰期长,比胞质成熟mRNA更为稳定()
考查点
: hn RNA的概念,特性。
课本内容:
真核生物mRNA的原初转录产物是分子量极大的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形成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称hn RNA。
hn RNA的碱基组成与总的DNA的组成类似,因此,又称为类似DNA的RNA(D-RNA),它们在核内迅速合成又迅速降解,其半衰期短,比胞质成熟mRNA更不稳定。
不同细胞类型的hn
RNA半衰期不同,一般在几分钟至1小时左右,而胞质成熟mRNA的半衰期一般在1——10小时,神经细胞的mRNA的半衰期最长,可达数年。
答
案:
非,—
相关内容:
真核mRNA前体(hn RNA)的加工。
题
目:20.DNA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开始,它即进行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考查点
: DNA复制的调控。
课本内容:
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复制子(replicon)。每个复制子都含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origin),可能还会有终止复制的终点(termionus)。复制是在其实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开始,它即继续下去,直至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答
案:
是,+
相关内容:
转录、翻译的调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