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必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类越来越自我——似乎也越来越自私!

(2014-11-07 05:59:38)
标签:

财经

创造力

法治中国

佛学

育儿

分类: 李泽尧其文-心理学原创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类越来越自我——似乎也越来越自私!——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把向下的孩子比向上的父母看得更重要的倾向,助长了新一代的自我、乃至自私!
【家长必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类越来越自我——似乎也越来越自私!
人类第一要务:把肚子填饱——生存;把肚子搞大——生产
【家长必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类越来越自我——似乎也越来越自私!

【家长必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类越来越自我——似乎也越来越自私!
人类第二要务:养儿育女——发展


1、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类越来越自我——似乎也越来越自私!——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把向下的孩子比向上的父母看得更重要的倾向,助长了新一代的自我、乃至自私!
2、对孩子的过度关心、爱护,最后成了以他为中心、对他只有呵护、没有要求、少有要求,他又怎能避免过度自我、贪图享受、乃至自私呢?他又哪里能深深地知道对上的责任、人伦的义务?
3、“延续香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封建思想”,其实是基于人类繁衍的家庭文化中的【正能量】。
4、没有家庭文化中的这种【继往开来】的正能量,哪来社会、民族群体的发扬壮大?——虽然这个话,在中国目前计划生育时代说出来似乎还早了一点,但是这个道理确是没有错的,何况,也不能非要去丢弃,而后等到类似于《台湾拉响人口警报 2019年将出现零增长》的时候再来重建吧!
5、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过度追求,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台湾就很严重,白领中的剩男剩女较多,大陆亦有此倾向),人类似乎是在自我折磨!——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其结果倒反而不但没有解放自己,似乎是越发把自己捆绑在了【发财】【挥霍】【大事消费】【奢侈】【继续拼命工作、挣钱】上面了。农村原来那种慢节奏、享受传统节日、拜望父母、走亲戚,尽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对于今天异境他乡、四处奔波疲于奔命、“钱总是不够”的人们而言,似乎也越来越遥远了。
6、农村原来那种人们所谓的【那么穷,却养了一大堆孩子】,的确是生存危机感下造成的【过度生育】、有所偏颇,但是,拒绝生育——不尽人伦义务,却也更加会危及人类延续。
7、就《台湾拉响人口警报 2019年将出现零增长》新闻看来,以上所述,还真不是杞人忧天——


台湾拉响人口警报 2019年将出现零增长

原标题:台湾拉响人口警报(海峡连线)

本报记者 吴亚明 孙立极

《 人民日报》( 2014年11月06日19 版)

吴亚明(北京):多年来,人口问题一直困扰着台湾,而实际情形是,问题比原先预估的还要提早到来。台湾方面的“国发会”日前提出警告说,台湾总人口最快在2019年零增长,5—10年后呈现负增长。这比原先预估的至少提早了好几年。具体情形又是如何?

孙立极(台北):“国发会”的分析指出,台湾15—64岁工作年龄人口于2015年达最高峰,为1737万人,2016年开始递减且渐呈高龄化;民众平均寿命延长,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率、人口年龄中位数及老化指数均向上调升;总人口高峰点提前3—4年到来,人口问题恶化快速。为了提升生育率,推后问题发生时间,“国发会”建议鼓励生育。

吴亚明:其实这些年来,台湾各个县市都推出政策,鼓励、奖励生育。比如台北市,从2010年就推出“祝你好孕”专案。根据专案,怀孕妇女可接受免费孕检和相关疾病筛查,待宝宝出生之后,每胎发放2万元新台币的生育奖励金,还给予5岁以下幼儿每月2500元新台币的育儿津贴。此外,多子女家庭在入托儿所、幼儿园方面优先安排,进公办园免费,入私立园也会有一些补助。

孙立极:台北市的专案推出4年来,累计发放补助金94亿元,数十万人次受惠。效果也非常明显,去年台北市出生人数达2.6万余人,比2010年增加约44%,出生率连续3年高居“五都”之首。问题是台北市是特例,整个台湾的生育率还是没有止跌回稳,过去10年,台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都只有1%,几近全世界最低。究其原因,还在于十几年来,台湾民众的薪水没有什么增长,算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购买力逐年降低。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成不了家庭,遑论生儿育女了。

吴亚明:人口结构因性别、年龄等模块改变而变迁,对总体经济、人力资源均构成影响,因此不论经济安全抑或社会福利、医疗健康与长期照护等层面,都应随着人口结构变迁而研究因应对策。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人口结构变迁也影响金融服务、房地产、教育及就业市场等,台湾当局都不能等闲视之。

孙立极:确实如此。岛内舆论认为,人口问题将冲击岛内经济。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的社论说,企业生产除了需仰赖资本,更重要的是人力,当一个社会的青年人口愈来愈少,企业的投资自然会更加迟疑。更重要的是,少了年轻人,逛街消费的人也就跟着减少,以台湾目前消费占“GDP”60%而言,消费的荣枯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文章说,当台湾人口负增长并进入高龄社会,城市拥挤在纾缓的同时,消费动能也消失了,到那时台湾经济再怎么振兴,也振兴不起来了。

吴亚明:人口问题将冲击劳动市场。根据“国发会”的推估,台湾15—64岁的工作年龄人口(劳动人口)明年就会达到最高峰,有1737万劳动人口,但从2016年开始劳动人口将开始下滑,到了2061年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将只剩下50.4%,而老年人口则大幅增至43.2%。人口问题还将冲击岛内教育。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认为,在少子化效应下,台湾高校缺额人数逐年攀升,到了2022年,约有1/3的大专院校将会倒闭。

孙立极:面对严峻情势,台湾行政当局提出四大措施来应对:一、提高生育率:希望未来能自5岁幼儿免学费往下延伸到更小岁数;二、提高妇女劳动参与率;三、年金改革及延后退休年龄;四、放宽侨生留台工作。不过岛内很多人批评说,这四项政策也是老调重弹了,属治标之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

http://news.ifeng.com/a/20141106/42390690_0.shtml



★精品推荐★——

《中华龙经8 ——中国人的圣经》下载地址:百度【李泽尧公共邮箱】

1女人为什么喜欢猪八戒?暨业务员

2[转载]玩耍是人类最大的共同语言 少儿勿入,成人请进(人生哲理,转载-不错过)

3[转载]中国潜规则大全(明白了,你就是老狐狸了 少儿勿入,成人请进(人生哲理,转载-不错过)

4成大事必备9种能力、9种手段、9 少儿勿入,成人请进(人生哲理,转载-不错过)

5、【视频员工工资=感情工资+马屁工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3Mjc1NjY4.html

6、实战管理经典录音,不听很遗憾:

1)【录音:五星级酒店民企总裁实战咨询之:李氏八字真言案例运用】

2)【中国式江湖必修:西财重庆董事长班《李氏筹码理论》详解】

3)【佛学三大秘笈之《投入与跳出三种境界》-李泽尧讲课录音】

请点击李泽尧公共邮箱下载:

邮箱: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2uyuj.html

7、【快乐学习】李泽尧《管理的道与术》……等等录音下载

http://vdisk.weibo.com/s/axm79G-jBBtfT/1403707669

8、【资料下载】或【了解李泽尧老师25部管理著作】:

1)李泽尧分享邮箱:lizeyao999@126.com,密码:999888

2)进QQ群【泽尧管理著作学习群 33766751

3)泽尧老师分享邮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2uyuj.html

9、《中华龙经8 ——中国人的圣经》:企业修炼4+龙经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2v2bv.html

10【视频:WBS—管理者必修】(西南财大总裁班《中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4NjQ0Nzc2.html

11、李泽尧:学管理有没有捷径?WBS是做管理的捷径!!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2ejcq.html

12、李泽尧老师-8分钟介绍-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g5ODU1MDA4.html?tpa=dW5pb25faWQ9MjAwMDA4XzEwMDAwM18wMV8wMQ

 

 

感谢你关注【李泽尧老师新浪博客】!

如果觉得好,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

李泽尧精品分享-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2v1o1.html

李泽尧精品分享-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2v1o2.html

李泽尧精品推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d062701017id9.html

李泽尧讲课视频推荐:http://i.youku.com/u/UNTU3ODY0MTEy/video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