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温情邻里爱 |
分类: 心情日记 |
也许自己受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在日本的时候,总是在家附近找餐馆、食堂、居酒屋、理发馆和澡堂。不为别的,喜欢那种闲聊家常随意的感觉,有时候,店主人亲切地招呼你,直呼你的名字,偶尔送给你自家种的土豆或洋葱,那种亲切感只有在街角的小店才能找得到
---街角のおやじ?おばさん---许多人童年的回忆和他们分不开。
搬来温哥华,街角的小店换成了面包店,还有茶餐厅。茶餐厅的阿姐声音大,匆匆忙忙地总是透着不耐烦。理发店的大姐广州来的,一身好手艺,同样也生客熟客分别对待,当然帮衬她快十年,我们也从总是最后才被招呼的生客变成了熟客了,看着她的女儿长大,开始在店里帮忙,现在也独当一面---女孩子长得挺秀气的,大概有秘密仰慕者---有一次坐在那里染头发,而她给一个男生剪头发,偶然一瞥发现镜子里男孩子的脸很红很红,臊得不敢抬头看他自己。呵呵,年轻真好。
理发馆隔壁的两间店铺常常换主人,曾经有葡萄牙餐厅、越南餐厅、泰式餐厅都开过。最近去剪头发,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个光头老爷子走了进来拿中文跟理发大姐开玩笑打招呼:你好吗?我隔壁太吵了,把办公室开到你这里好不好?然后跟我用英文打招呼:How are you?一听那腔调就知道是日本人。于是攀谈起来---原来他做了隔壁小店的新主人,在那里开了间很小很小的日餐馆,刚开张试营业不久。老爷子在上海呆过两年,墨西哥呆过几年,最后是LA---在那里教人烹调。现在退休了,爱上了温哥华,索性搬过来又开了间小餐馆自娱自乐兼带几个徒弟。按他的说法,理发大姐负责打点他的门面---剃光头,他负责给做点好吃的。
店名是木村,就是老爷子自己的名字。我们去吃过几次,那里的寿司用的好米,很精致,即使是常见的三文鱼也是可以艳若桃花;不同寿司刷好不同的蘸料,并不是一律地蘸酱油,终于让我们吃上正宗好吃的寿司了。店里装修基本上是黑色,天花板角落挂着黑色的镜子,座位上方的灯罩是備前風陶土烧制的很独特。来帮衬的日本人也越来越多了,大概口口相传了吧。于是暗暗期望,老爷子这家店能够一直常常久久地做下去,我们也就多了个周末盘桓的去处。
光阴的故事并不常常惊心动魄---日子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地过着,如果哪一天回头看看,可能我们自己也成了别的街坊嘴里的故事了呢。
搬来温哥华,街角的小店换成了面包店,还有茶餐厅。茶餐厅的阿姐声音大,匆匆忙忙地总是透着不耐烦。理发店的大姐广州来的,一身好手艺,同样也生客熟客分别对待,当然帮衬她快十年,我们也从总是最后才被招呼的生客变成了熟客了,看着她的女儿长大,开始在店里帮忙,现在也独当一面---女孩子长得挺秀气的,大概有秘密仰慕者---有一次坐在那里染头发,而她给一个男生剪头发,偶然一瞥发现镜子里男孩子的脸很红很红,臊得不敢抬头看他自己。呵呵,年轻真好。
理发馆隔壁的两间店铺常常换主人,曾经有葡萄牙餐厅、越南餐厅、泰式餐厅都开过。最近去剪头发,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个光头老爷子走了进来拿中文跟理发大姐开玩笑打招呼:你好吗?我隔壁太吵了,把办公室开到你这里好不好?然后跟我用英文打招呼:How are you?一听那腔调就知道是日本人。于是攀谈起来---原来他做了隔壁小店的新主人,在那里开了间很小很小的日餐馆,刚开张试营业不久。老爷子在上海呆过两年,墨西哥呆过几年,最后是LA---在那里教人烹调。现在退休了,爱上了温哥华,索性搬过来又开了间小餐馆自娱自乐兼带几个徒弟。按他的说法,理发大姐负责打点他的门面---剃光头,他负责给做点好吃的。
店名是木村,就是老爷子自己的名字。我们去吃过几次,那里的寿司用的好米,很精致,即使是常见的三文鱼也是可以艳若桃花;不同寿司刷好不同的蘸料,并不是一律地蘸酱油,终于让我们吃上正宗好吃的寿司了。店里装修基本上是黑色,天花板角落挂着黑色的镜子,座位上方的灯罩是備前風陶土烧制的很独特。来帮衬的日本人也越来越多了,大概口口相传了吧。于是暗暗期望,老爷子这家店能够一直常常久久地做下去,我们也就多了个周末盘桓的去处。
光阴的故事并不常常惊心动魄---日子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地过着,如果哪一天回头看看,可能我们自己也成了别的街坊嘴里的故事了呢。
前一篇:萍聚---路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