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游落基

标签:
旅游加拿大温哥华旅行洛基山落基山 |
分类: 游走之间 |
4月底终于争取到几天假期,能够和瓢虫哥哥一起休假。考虑到休假回来马上就要出差,原来去亚洲的计划只好取消了。
来加拿大十多年了,这是第一次带瓢虫哥哥去隔壁的亚省玩。从BC到Alberta,开车的话往返两千公里,冬天的山路不太好走,不想他太累,于是还是飞到门户城市Calgary开始吧。从做计划到执行不到一个星期,上网买机票,租车子,找旧同事订酒店,4月28日开完最后一个会,29日早上就出发了。我家哥哥已经很久没有和我一起出行,看得出他像孩子似的,有点压抑不住兴奋的神情。
一路顺利,到达卡尔加里不过一个小时。到对面租车行取车,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天再加38块就能换成SUV,配备一切全自动装置,外加卫星收音机,心动了一下被看出犹豫,小姐又说,这车开山路比一般的轿车有劲,特别是现在。我家哥哥二话不说就抓过纸来签了,就要这部吧。然后当了一次菜鸟,搞不清驾驶台上那些设计新颖的灯呀信号什么的,只好又请工作人员过来示范。我们跟不上新车形势啊,呵呵,土包子两只。
一路无话,开起卫星收音机,插上GPS,在语音提示下开得挺顺利。接近Canmore的时候开始慌,哎怎么一路上没见到国立公园的toll
booth呢,看到有个info centre赶紧拐进去问,对方说,得过了Canmore才有呢。于是老猫烧须,被GG嘲笑。
GPS在Banff市区完全没用处,尽带着我们兜圈子绕路走,索性不用了还更方便。
去Surprise Corner惊奇角拍了张酒店的远景,半山中立着这座苏格兰式建筑,颇有遗世独立的味道:
过了Bow
River桥眼前就是国立公园办公楼,曾经是有钱人的疗养院。望左转的那条路直达班芙温泉大饭店。一晚30块的停车费蛮贵的,不过没法自己扛着行李从大老远的停车场走过来,想象就算了,度假么,图的是安逸。饭店的正面经过改建了,还增建了会议中心那一侧。我们的房间在旧楼这边,保持了当初的味道。放下行李,去饭店背后的弓河瀑布走走,玛丽莲梦露的大江东去在这儿拍的。
弓河瀑布从周围群山中穿流而出,所以水流湍急。这一带曾经是海底,升上地面后沉积页岩裸露,形成特殊的景观:
河水流量较少,有几位在河床上照相:
四月底了天气还是挺冷,抗不住了决定去镇中心找吃的。
发现一家号称吃石板烧牛肉、鹿肉、野牛肉加瑞士火锅的出名的店,量挺小的,我们俩感觉没吃大饱,买单已经二百出头。下次知道了,在这样的度假地如果不想吃快餐的话还不如就在酒店的餐厅吃呢,至少温泉饭店的餐食还是有一定水准的,而且未必有这么贵!回酒店休息,房间很小,放了queen-size bed就差不多转不了身了。我家哥哥大概开车累了,外加兴奋过头,倒头就睡。
第二天懒懒起身,开始真正的旅游。先坐缆车上硫磺山去一览众山小,周围灰蒙蒙地,居然开始纷纷扬扬飘起雪花。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弯曲闪光的弓河以及被白雪覆盖着的Mizutaya湖。对面的山顶似乎就在眼前,不过地上湿嗒嗒地,瓢虫哥哥想过去被我一把攥住了,太危险:
下山途中,缆车在圣诞树的丛林中穿行,瓢虫哥哥发现脚下有野鹿正好奇地注视我们。
班芙国家公园的起源其实和当初这里发现了温泉密不可分。因为有了温泉,就有了前来疗养的人,也就有了太平洋铁路,赚钱而利益不均的时候就有了阴谋和勾心斗角。最终是政府得利,把私人产业收归国有,既避免了纷争又为后世留下了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所以,决定此行一定不能错过Cave & Basin---发现班芙温泉的源头,现在直接归加拿大公园局管理。
岩洞里的池子和外面的池子都是源头,而外面的池子现在栖息着只有这里才有的濒危物种温泉蜗牛。水面上浮着一坨坨只有在高温温泉里才能生存的细菌菌丝---看上去有点恶心,和碧蓝的泉水完全不相称,池边还有小得不仔细看就找不到的蜗牛。池底不停地冒着大口大口的泡泡,发出奇怪的声响,令人想象地狱的入口:
在这里可以看一段影片介绍国立公园的历史。
班芙小镇到处是礼品店,餐馆,旺季未到,街上少了游客,倒是另有一种味道,或许这是未开发前的本来面目吧。稍微逛了几家,决定离开,前往露意丝湖Lake Louise。
在班芙和露意丝湖差不多中间的地方有一个略为宽敞的观景地点,原来这里就是城堡山的最佳取景地。城堡山在弓河的环绕下,秋天的色彩应该是非常绚烂的,不过现在只剩下常绿的乔木了---照片左边远远望去是城堡山---阶梯状的山形就像城堡似的:
班芙和露意丝湖之间不过一个小时车程,我们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
酒店给了我们面湖的房间。房间还是不大,但是床前就是窗前,正对着维多利亚冰川和结了冰的露意丝湖,虽然没有能够看到湖水的倒影,周围的群山和白色的湖面以及冰川连成一体,另有一番疏朗水墨风情。
阴天拍照不好看,但是身临其境了,感觉也不错。
这天晚上我们决定留在酒店用餐。去楼下的sports bar灌啤酒,啃鸡翅膀,吃刚刚出炉的比萨,看会儿冰球,然后回房。晚上开着窗帘入梦,看月亮高高挂在漆黑一片的天上,月光照在湖面和山上,也照进我们的床头。
第二天睡足了起来,出发去Yoho优鹤国家公园。途经大部分的湖还是冻着,不过靠岸的地方开始有些化了,汪着翠绿宝蓝的清水。
途经8字悬梯,时间不凑巧没有见着火车头尾相望的奇景。顺利进到自然桥,原以为不会开放的,不过确实跨越急流的那段人工桥挂着链子,指示说桥面关闭。这几天第一次见到这么蓝的流水,瓢虫哥哥忍不住下到踢马河边(Kicking Horse River)近距离观赏。我喝他上来,因为岩石刚刚化雪,万一滑下去了那就万劫不复了。河水在岩壁中穿凿出来的裂缝真的并不宽,而且有好几处,似乎一抬脚就能过去。有一部分甚至表层还是连接着的,大概这就是Natural Bridge的意思吧。
湍急的河水和细细的缝隙:
穿过自然桥之后的河水略变和缓,两岸景色宜人:
我们的相机太小,拍不出景深,还是让美景铭刻在记忆里吧。
下一站就是哥伦比亚大冰原。93号公路一路见到的是雄伟的大山,因为造山运动和冰川运行被削成非常陡峭的悬崖-,而部分山头却是平的。
先在弓湖(Bow Lake)和乌足冰川(Crowfoot Glacier)这里停下拍照,因为发现湖岸的冰堆上竟然栖着一羽原住民传说中的神鸟---渡鸦(Raven),他正漫不经心地看着我们,又看着那个因为暖化而断了一只爪子的乌足冰川。地球暖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他的栖息地也越来越小了:
在新娘面纱瀑布对过的山头停下来拍照,秋冬枯水,面纱上的瀑布都干了,只能看到那些凹下去的沟壑,而周围的群山却非常险峻:
从露意丝湖到哥伦比亚大冰原,如果不停留的话不过是2.5小时的车程。既来了就要坐坐冰原雪车,让哥哥也有个独特的回忆。从雪车中心眺望大冰原,可以看到冰原的上部的边缘---看上去很近但至少还是有十多公里的距离呢:
乘坐大型旅游车,先到中间的集散站下车,换乘特制的冰原雪车。天上有飞机留下的痕迹,天很蓝,雪很白---我们踩在冰川融化后堆积起来的沙石山上:
换乘了雪车,用非常慢的速度爬过那些陡坡,终于来到冰原伸出来的一条冰川的表面---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我们脚下是冰川的壶口部分,据说深达几公里。从这里,走到冰原的边缘,至少还有5公里。不过,已经有人从冰原的边缘滑雪下来了,因为雪坡上有漂亮的波浪痕迹:
周围千年不化的雪,压实成了冰川,真正纯净的冰,在阳光下是蓝色的。哥伦比亚大冰原是北美大陆重要的分水岭,也是三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大冰原,是涉及子孙万代的事:
难得一起来到这里,总是要做点什么来纪念吧---于是我们挎着对方的手,拍了这张留念:
离开冰原,日渐西沉,决定回卡尔加里过夜,于是一路不停,直奔卡尔加里。
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坐在卡城唐人街的某个中餐馆,周围是喧嚣的人群和车辆,山已经离我们很远。再有十多个小时,我们坐上了回程的航班,回到温暖的温哥华了。
我和他的假期,就这样一切如计划进行,结束了--没有惊喜,也没有遗憾。下次计划的,就该是更轻松一点的行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