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畔小岛游:Bowen Island

标签:
加拿大旅游温哥华 |
分类: 游走之间 |
有时候人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反而会舍近求远,忽略身边的美丽风景。离温哥华市中心不过20分钟渡轮航程的Bowen岛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却是一天推一天没有成行。一个这样的周末,睡了个长长的懒觉,终于决定坐言起行和瓢虫哥哥立刻出发去赶最近一班渡轮。
从家里去北温马蹄湾码头,跨过2nd Narrow Bridge沿着上层高速公路开也不过是25分钟不到的路程。公路两旁山林郁郁葱葱,据说夏天的时候偶尔有黑熊在马路上散步。
到达马蹄湾的时候差不多是中午了,下一般渡轮12点15分开,买了船票把车子停在排队的行列里就放心地走开,快到开船的时候码头会广播的。
马蹄湾渡轮码头附近是一个美丽的港湾,停着许多私家游艇,有不少人在草坪上野餐,或者逛逛精品店,或者和我们一样买了炸鱼块和薯条坐在退了潮的礁石上看鸥起鸥落,并和它们共享我们的午餐:
马蹄湾也是许多提供出海参加海洋生态之旅或者海上垂钓的船公司的所在地。在这里也可以自己租船或者参加业者提供的现成的行程。这家公司的招牌很有趣,是一只海豹:
远远地看到我们的渡轮进港了,打算还是回到车子里等。渡轮售票楼门口的图腾柱,纪念西温哥华政府和原住民之间签署的Nis'ga条约界定的领土范围:
正在此时也听到广播声,通知大家回到车上去,准备登船。于是周围一片车子启动的马达声。沿着指定的这条车道一直往前开,就进入了渡轮的船腹,熄火,拔钥匙,再上楼到3层就是乘客用的船舱了。180度都是玻璃窗,挡风挡雨又可以舒适地观景。趴在窗台上,看到另一艘渡轮Coast Renaissance(海岸文艺复兴号)自远而近缓缓地、优雅地入港靠岸了。这艘巨无霸是在欧洲定制的,当初建好以后绕过半个地球驶回温哥华的时候媒体和航海爱好者差不多天天在电视和网上追踪她的航程,很是热闹了一阵。人们对海洋的向往还是和17、18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没有多大区别啊---喜欢蓝白色船身上的2010冬奥会标志和滑雪的图片,非常代表了温哥华的特色---大海,高山和热情的人们:
从温哥华到Bowen岛的航程不过20分钟,刚刚对着大海出了一会儿神就已经到了。
开车下船,找个地方停车。靠近渡轮码头的地方就是小岛最热闹的地方了。码头边上的草坪绿得扎眼,小朋友们跑来跑去笑声不断:
这天是周末,岛上的艺术家们和有机农场主们在这里搭起帐篷卖自产自销的东西:或精巧或粗犷的首饰、古董、布艺、天然Spa用品、有机蔬果,等等,还有个当地乐队欢快地唱着乡村音乐。闲逛一圈,买了一瓶葡萄籽和茶树籽手工做的精油。
中心建筑物是这座有些年份的Union Steamship Company Marina(联合蒸汽船公司)。在19世纪联合蒸汽船公司就已经把Bowen Island开发成当时有钱人的度假胜地,而现存的这座建筑物仍然还在使用,设有一个和海洋有关的礼品店,餐馆兼酒吧,三楼则是精品酒店。和瓢虫哥哥在二楼靠近阳台的地方找了个桌子坐下,窗外墙上爬着玫瑰花和绿色的长青藤,穿堂而过的海风中喝一杯凉凉的柠檬水,很写意:
歇过脚,继续逛。小岛上似乎住了不少的艺术达人。这家电器和手机维修店的木头外墙上贴着现代的塑料电路板,一目了然但隐隐透出店主的幽默和无奈---我们逃离城市的喧嚣但离不开所谓的现代文明啊:
大大的院门,浅浅的院子,小小的两间屋,这是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坊,院门大开,树荫下屋子里透出点点黄色的灯光,欢迎大家进来参观:
听说岛上住着一对巧克力名人夫妇,怎可错过呢。这对夫妇在游历欧洲各地学习制作巧克力的艺术之后终于喜欢上了Bowen岛浓厚的艺术氛围和几乎不曾被人破坏的大自然,于是定居岛上,专心制作最好的巧克力。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工作坊另辟一间,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巧克力精品酒店。也许不能成为巨富,但是,浓厚新鲜而且带着苦味的巧克力从舌尖滑向喉咙的那一瞬间我们所流露的那种满足的表情,大概就是他们最好的酬劳吧。小小的店面在山坡上,午后的阳光让一切都变得很慵懒,我们,大黄狗,和偶尔传来的鸟叫声。泡上一壶有机薄荷茶就着巧克力吃,山居日子是不是都这么美妙呢:
吃饱喝足,决定开车到岛的另一端去。小岛并没有环岛公路,所以我们得翻山而过。不过,这样反而让我们经过一个美丽的湖泊Kilarney Lake。湖并不小,周围绿树四合,湖水非常清澈见底。靠岸的地方长满了浮萍和睡莲。有些大树自然老死了,树干就倒下来横在水中成为水鸟们休憩的地方。参天的森林中不大有灌木生长,地上落满了厚厚的针叶,空气中荡漾着松柏的香味。阳光透过树冠洒下斑斑驳驳的影子。瓢虫哥哥疲倦了,下车伏在岸边的野餐桌上打了个盹,周围很安静,小鸟大概也午休了吧。远处有一群人默默地在钓鱼---这是我陷入神志昏昏之前的最后几张:
我们的日常生活过于紧张,突然缓下来的时候睡觉就成为第一需要了。此地很好,是个休息的好去处。不知道过了多久,瓢虫哥哥拍我,我们该走了,别睡了!老远来这里干什么呢。
继续跳上车往前开,森林里的空气这会儿让我们醒透了。窄窄的蜿蜒的山路在20分钟后到了尽头,我们来到了另一头的山脚。悬崖边上稀稀落落建着一些豪宅,都有自己的游艇和小码头。红绿相间的木头小栈桥伸向海里,斑斑驳驳的,大概也有些年头了。瓢虫哥哥到栈桥上散步,而我则到桥下去,退潮过后礁石和鹅卵石之间留下许多小水洼绽放着鲜艳的海葵,偶尔还有海星;翻开那些长满藤壶、贻贝和裙边菜的石头,可以看见小小螃蟹们惊慌失措地四散逃亡寻找掩护。瓢虫哥哥笑骂:哎那边的那个阿姨,年纪不小了还破坏人家螃蟹的家园,快点上来吧,别捣乱了。
童真了一把,呵呵。不过,看看水边那些真正的豪宅忍不住还是会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没戏买这样的房子了。幸亏美景无价,我也有份分享。
一路走走停停,日渐西斜,该回家了。
回到渡轮码头等待期间又发现了这间岸上不起眼的冰激凌店,还兼卖墨西哥卷饼。
不能免俗,买了两个超大号草莓冰激凌犒赏自己,算是周末小旅行完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