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咏前言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三国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尤其是十多年前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热播,随着歌唱家杨洪基那浑厚的男中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片头曲的走进千家万户,三国中的人物与传奇更为广大观众所耳熟能详;最近高希希的新版《三国》又开播了,不管观众怎样评价两部剧的优劣得失,但都各有千秋。
多少年来,三国中的灿若明星的人物形象,脍炙人口的故事传奇,一直在吸引着我,感动着我,启发着我。面对史书《三国志》、电视剧前版《三国演义》、新版《三国》所表现的主要人物形象,基于本人的观点,我选择他们突出的性格特点,历史功过,人生启示,突破其中一点或某一个侧面,各用一首七言绝句的形式予以吟咏,借以表达本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但绝不是异想天开地妄自对三国人物进行评介与判定。茶余饭后,游戏之作,无求观点更新与是否正确,也不论拙作文学素养的雅俗,将陆续见之于本博文中,欢迎广大网友提出意见,予以评论,鄙人竭诚虚心以纳。
女士优先,就从二乔开始吧!
《三国演义》人物咏之一
——“二乔”
胭脂香泪水中情,皖国烽烟剑里生。
倘使英雄无慧眼,焉能青史永倾城。
【注一:二乔: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绍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今潜山县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桥公寓所,后人称之为桥公故宅(潜阳十景之一)。桥公(后被写成乔公)有二女,乃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明代诗人高启在《过二乔宅》诗中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壁炤江东,都与乔家作佳婿。”
【注二:胭脂井:民间流传有两种版本。其一,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井边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萧鸣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作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赞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其二。二乔婚姻并非自愿,孙策、周瑜逼婚时,两位美女欲投井自尽,又念及老父,便坐在井旁,相对而泣,滴滴血泪,落入井中,染红了井水。正如“天柱老人”乌以风所云:“双双佳女会王侯,倾国定怜汉鼎休。谁识深闺残井水,至今似有泪痕流。”下平八庚韵。】
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http://imgn.vv8.com/editupload/20090324114349320.jpg
“二乔”剧照
http://www.ahage.net/UploadFile/200711/19/2007111929265797.jpg
安徽潜山县境内胭脂井遗址,据有关媒体报道,正待开发。
菜渺川先生雅赠
二乔国色秀,君臣勇智谋。
女貌姻郎才,共扶吴稷社。
西林闲人先生雅赠
二乔姿色压江东,可惜嫁郎均短命。
乔桥二字音本同,诸葛巧借定乾坤。
礼若先生雅赠
沉鱼羞花本无名,皆因吞吴覆唐生。
倘无孔明激将语,寡苦二乔世隐情。
老骥骨奇先生雅赠
潜河之水育天娇,胭脂井露养国貌;
若非嫁得金龟婿,舒州小城锁二乔。
听风之歌朋友雅和
一把东风烧赤壁,三分天下有红颜。
巍巍铜雀高千尺,不锁双乔亦等闲。
口天云朋友雅和
二乔皆因貌比仙,嫁与王候名更烜。
岂知一代风流女,后庭泪湿古井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