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刹海周边游---恭王府(上)》

(2010-01-24 14:04:27)
标签:

恭亲王

和孝公主

府邸

分类: 游记

 

                       《什刹海周边游---恭王府(上)》

 

    前些日子,在看电视剧《纪晓岚四部》时,演员王刚扮演和珅,演得真是惟妙惟肖。我寻思着,和珅的府邸不就是北京的恭王府吗?又听说,2008年已修缮一新,並正式对外开放了。现正在家闲着,于是我决定到此一游,看一看大贪官和珅的府邸到底啥样?1月7日,天空晴朗,我沿着什刹海周边地区,畅游一番,别有情趣。我游了恭王府、荷花市场、银淀桥畔、烟袋斜街、什刹海滑冰场等景点。至于周边还有宋庆龄、郭沫若、梅兰芳等人的故居,因当日时间来不及了,加之天气寒冷,走了一天有些累了,就没有继续参观游览,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我游览的几个景点,将会逐一介绍,今日,先就恭王府介绍给大家,我将恭王府分为;恭王府(上)即“恭王府宅邸”及恭王府(下)即“恭王府花园”两部分来介绍;

 

                                  《恭王府宅邸》

 

http://s10/middle/5d1b2e13t7de2e71c1e99&690 

 祖龙居在恭王府大门留影,“恭王府”三字由爱新觉罗.溥杰所题。

                                                                 恭王府门票40元/人,老年人

                                                                  凭证优待半票为20元/人。

    恭王府建于1776年,距今已有234年了,它的前身是乾隆帝宠臣大学士和珅的私宅。至嘉庆年间,由嘉庆帝赐于其弟永磷(乾隆第十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居住,称为庆王府。后又由咸丰帝将其赐于自己的六弟恭亲王奕訢(即“在火烧圆明园”电影中的小六子王爷)。从此称为恭王府,在这一百多年中,它见证了清朝盛极渐衰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尤其是两位主人,一是;乾隆朝权倾一时的和珅,二是;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並在咸、同、光三朝都曾手握重权的恭亲王奕訢,都是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在恭王府有一句名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说,这一点不假,这也是对恭王府深厚的历史内涵最精炼的总结。

    恭王府正式开放前,曾是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所在地,1982年恭王府及花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2月正式启动对府邸文物保护修缮工程,2008年恭王府府邸及花园实现全面开放。

    恭王府东临什刹海,北倚什刹后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整个王府及花园,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32260平方米,花园28860平方米,府邸内建筑以严格的中轴对称构成三路多进四合院落,布局规整。

 

http://s15/middle/5d1b2e13t7de2f525f53e&690   

                       恭王府中路大门                             恭王府全景平面分布图

 

    和珅的宅第为中、西路两部分组成,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乾隆帝为和珅长子赐名“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宠爱的幼女和孝公主许配给他。从此时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人正式完婚。能与皇帝结成儿女亲家的和珅,更可以藉为公主建府的名义大兴土木,极尽豪华精巧之能事,将自己的住宅大建特建一番,和孝公主成婚后住在东路院,尽管后来西路院换了主人,但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一.   恭王府中、西路部分;

http://s3/middle/5d1b2e13t7de307e495f2&690
银銮殿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所以过去王府

里的人们还管这里叫“狮子院”。                               银銮殿全景

 

    進入大门,穿过二门则为中路正殿,俗称“银銮殿”。它是王府中最重要的建筑,“银銮殿”的俗称是与“金銮殿”相对应的。一般用于王府内部举办重大庆典(如过年,过生日以及重大喜庆活动等)的活动场所。据说,1921年元宵节因烧香失火,连同东西配殿在内全部焚毁,只留原殿高大的石台基和柱础,2007年整修时重建此殿。殿宇高大庄严,内外彩绘,金碧辉煌。反映出同治、光绪年间恭王府鼎盛时期的盛况,现在此处是恭王府博物舘一处重要的展览场地,它向㳺人展示介绍清代王府的基本情况。

 

http://s13/middle/5d1b2e13t7de3185d940c&690

                                和珅住地“锡晋斋”(又称楠木厅)。

 

http://s14/middle/5d1b2e13t7de320a0fe1d&690

                               天香庭院,院当中置一山石盆景。

 

    这是西路最后一进院落,也是和珅的住宅,院内向北悬挂“天香庭院”匾额,故院落得名“天香庭院”。院当中置一山石盆景,院内的正房“锡晋斋”是恭王府建筑中的精品之作。其精美程度据说是整个京城的清代居室中数一数二。锡晋斋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平面呈凸字形,厅东、西、北三面是二层的仙楼,均以楠木隔断分隔空间,一层正对大门的八扇楠木隔断,雕饰精湛,气派非凡。锡晋斋的仙楼与故宫内宁寿宫乐寿堂的仙楼规模、大小、布局、方式均相同,是抄袭的,这就是嘉庆帝亲审和珅时所列二十大罪行第十三款中“潜移逾制”的楠木房屋。按理,尽管和珅伏法之后,按制度应该将其拆毁,但建筑实在太精美了,故乾隆帝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没有一位想要下这个命令。虽然它的豪华程度对于最高等级的亲王来说也是超越规制的,但它如此美轮美奐,着实不忍破坏。锡晋斋室外是绿竹掩映,室内高大宽敞。在恭亲王时期,这里曾是奕訢喜爱消暑之所,当时恭亲王奕訢住在东路院内。

 

http://s16/middle/5d1b2e13t7de33777e85f&690

锡晋斋楠木厅内装饰,前面由日光灯的展柜,就是展示《平复帖》,但不让观众靠近,故拍不到书法作品实物。

 

    锡晋斋的得名,还有一个小故事;在光绪六年(1880年)恭亲王奕訢从成亲王府得到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名家书法作品,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帖》,珍视非常,收藏于此,(距今已有1700余年),后来此斋便更名“锡晋斋”。锡,通“赐”;晋,指晋代珍品《平复帖》。解放前,由京城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用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十分珍贵的《平复帖》捐献国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目前我在锡晋斋内见到展示的《平复帖》(不让观众靠近观看),我估计是复制品

http://s11/middle/5d1b2e13t7de36a5ffc4a&690
                            这是西路院内配殿的书画室内景。

 

二.   恭王府东路部分;

 

http://s3/middle/5d1b2e13t7de370084c02&690
                                        恭王府东路二门

 

    恭王府邸的东路院,也是由两道门与两进院落的结构构成。主体建筑为“多福轩”和“乐道堂”,传统上建筑格局“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的说法。东西相比,东为上,西为下。乾隆女儿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64岁晚年时得的一女,承欢膝下,自是十分开心,十分宠爱。和孝公主以帝王之后下嫁和宅,虽是和珅的儿媳,但君臣关系不改,因此公主居东路,和珅自己居西路,到恭亲王奕訢入府时,身为皇子的他自然也选择东路作为居所。

 

http://s12/middle/5d1b2e13t7de37672adab&690

                                       多福轩和紫藤萝架

 

      http://s5/middle/5d1b2e13t7de37b802234&690

                              多福轩厅内“福寿”多多

 

    多福轩为王府的客厅,是王爷日常接见下属,处理公事或会见客人的场所,月台前一架200多年的古藤萝,至今长势甚好。此院因此俗称“藤萝院”。殿名“多福轩”是依据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都要亲自书写“福”字颁赐给后妃,近侍,近支王公和内外大臣。逢重大生日庆典,还会加赐“寿”字,恭亲王奕訢任军机处首席大臣近三十年,所得御赐福寿字当有数十幅,即使他去世以后,恭王府仍不断得到慈禧太后和皇帝赐给福寿字轴、斗方等。旧年的斗方不能揭去,而是将每年新赐的福寿斗方直接贴在旧的上面,取“增福添寿”之意。

 

http://s15/middle/5d1b2e13t7de383a228de&690

    多福轩内景,厅内匾额“同德延釐”及对联“宴启蟠桃琼萼金柯千岁果,辉分若木银罂翠釜九华灯”,

为慈禧太后御书,是恭亲王奕訢五十寿辰(光绪七年)时御赐的。

 

http://s11/middle/5d1b2e13t7de38c093f0a&690

                恭王府内小景                                       恭王府内涌道

 

三.后罩楼

 

http://s10/middle/5d1b2e13t7de391761f79&690

                                        后罩楼(东端) 

    府邸建筑都以后楼结束,正殿是“主山”,后楼是“主山”后的“靠山”,能屏风聚气,称后罩楼。恭王府的后罩楼位于府邸最北部与恭王府花园的衔接处。是座贯通东、中、西三路长约160米的二层建筑。其宏伟的规模在京城据说首屈一指。房屋一百余间,民间盛传此楼为和珅的“藏宝楼”。在嘉庆皇帝宣布和珅二十大罪中,有数条涉及其家中财产。那末其家产总数究竟有多少?说法不一,依据文献记载,和珅府邸在抄家时折合的动产、不动产总值应在白银一千万两左右,不包括和珅收藏的难以估价的大量古玩字画。当时乾隆末年每年全国的财政收入是七千万两左右,因此,和珅家产约占全国财政年收入的七分之一左右。所以当时有一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无论是和珅的“藏宝楼”还是恭亲王的“美术馆”,其中斑斓璀璨的盛景如今都已看不到了,然而这座京城王府之最的后罩楼,的确是一座建筑工艺的宝库。

 

http://s2/middle/5d1b2e13t7de3a1dd44c1&690这是“后罩楼”的后面,后楼46扇形狀各异的什锦砖雕窗,

 别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后罩楼搂廊

 

                               

  ( 部分资料,取自展览大厅)

                                                                  恭王府(上)结束,待下集恭王府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