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过冬至节习俗
(2008-12-11 14:55:31)
标签:
鸭苗狗肉习俗肥冬瘦年廖虹雷深圳杂谈 |
分类: 民俗拾贝 |
深圳民俗之九
每年的公历12月21或22日为我国传统冬至节。深圳当地人过冬至节,称作“做冬”。
上海江浙一带有冬至扫墓的传统,深圳当地人过冬至,却流传拜祭祖先的习俗。各家各户除具备三牲、果品、汤丸在家祭拜外,还到村里的宗祠祭祖,有经济基础的村落族房,还请戏班搭戏台,演戏酬神。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冬至日,祀祖必以宰鸭为敬,重阳扫墓与清明同余节大略与荆楚岁时无异。”
深圳人“冬至日,祀祖必以宰鸭为敬”,主要是当时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所致。每年夏收夏种期间,乡人就到市集买回鸭苗,下田劳作时,一头挑着农具,一头挑着竹篾织的鸭笼里的几十只鸭苗,来到稻田里放养。日出下田,日落拢回鸭苗,百多天后鸭苗长成大鸭。“鸭在田间,春夏吃蟛蜞,秋食遗稻,易以肥大,故乡落间多畜鸭。”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做作出了这样生动的描述。用肥鸭、嫩鸡以及和稻米做成各种糕点,燃烧香烛衣纸祭天祭祖,人们用一年的劳动成果借冬至拜祭的仪式,回报祖先神灵关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冬至也有“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和“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深圳客家人在南方种的水稻,吃的是大米,没种小麦磨面,较少吃饺子馄饨。但是磨黄豆,做豆腐,剁肉馅,“酿豆腐”,仍像“吃饺子馄饨”一样过冬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