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年前的惊艳  -- 《秦俑》

(2009-01-15 05:05:07)
标签:

秦俑

《神话》

永生

人物性格

巩俐

张艺谋

陆树铭

日本

文化

分类: 温酒乱批书(评论)

前两天电视里重放老片(估计是元旦的时候连播电影,全部买新片来放成本太高,从片库里随便找几部老的来填时间),偶尔看到张艺谋和巩俐的《秦俑》(古今大战秦俑情)。那是89年的片子了,转眼二十年,现在看看却也依然惊艳。电影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李碧华的原著着实艳若天人,但是当年朱牧、韩培珠这对默默无闻的夫妇(好像艳光一闪后功力散尽,现在又默默无闻了),拉上半路出家据说大字也不识几个的程小东做导演,让导演张艺谋当男主角,配上巩俐,使出的惊艳一枪,着实令人难忘,二十年后依然回味无穷。再看看近几年同类题材的电影,实在没什么超越。类似题材的《神话》除了场面好看些,也没有超过当年的水准。

单从演员上看,老谋子和巩俐的表演珠联璧合。老谋子一脸老树皮的不苟言笑很符合蒙天放外冷内热的人物性格;巩俐在这部片子里很有清纯的小家碧玉气质,外柔内刚。这个于巩俐并不多见,现在是更看不到了。看看黄金甲,只能感叹当年的清纯终于(不幸)也熬成了婆婆。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还是前两个古装造型好看,日本的打扮和巩俐这张脸配不起来,至于三十年代那个十三点造型实在不忍往上贴。。。)

这两个人物性格显然比现在那些大片花里胡哨的主角儿更有质地。《神话》里成龙和金喜善,造型精致了不少,但是缺少默契。不过话说回来,当年正是老谋子和巩俐热恋的时候,这个背景没办法复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演秦始皇的陆树铭,霸气十足,也算一个画眼。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从节奏上来说,《秦俑》比《神话》更有张力。爱情的交待特别是秦朝部分,起承转合,及至冬儿投火的那一场,现在看仍然荡气回肠。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神话》有点虚,实在没看出来成龙和金喜善为什么要爱得死去活来,特别是最后一个结尾,潦潦草草,成龙典型一个没心没肺。看张艺谋的眼神,写满了刻骨铭心的爱。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片子摄影即使放到现在看也是上乘之作。长城工地(有点《星际之门》里埃及金字塔工地的感觉)、沙漠追杀、长长的行军场面,拍出了宏大的历史感。大场面的感觉不一定要人多,而要有合理的构图和视角:一望无际的沙漠,点缀着长长的行军队伍,女孩头上的纱巾配上甲胄兵戈。近景抓住了观众的视角,沙漠给了视线的想象空间,漫天的风沙点缀了现实感,历史的沧桑凸现而出。印象里只有中日合拍的《敦煌》给我同样的画面感觉。相比之下《大决战》里号称动员了上万人,直升机航拍,只拍出来一片平平的田野上蚂蚁般的人群,实在是找不出大场面的全景感,糟蹋钱。老谋子后来有钱了,拍黄金甲,场面大是大了,但是太铺张了,满屏的人,金光闪闪,就像国画里没有留白,全涂满了笔墨,落了下乘。个人更喜欢20年前没有什么特技、钱也不是那么多的时候,在镜头设计上下功夫,更有味道。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二十年前的惊艳 <wbr> <wbr>-- <wbr>《秦俑》

 

大凡这类永生、转世的电影,最后的结尾总要回到现实。《秦俑》的结尾也算得上一个豹尾。永生对于一个人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秦始皇追求永生而不得,蒙天放的永生却换来一次一次失去爱人。结尾时冬儿轮回到日本再回来,老谋子的眼睛里只剩下痛苦了。这个时候感悟,爱人在同一天一起离开人世,实在是一种幸福。成龙大哥的结尾好像太轻巧了,也许是因为《秦俑》里老谋子是物质不灭,《神话》是精神不灭,没这么刻骨铭心,不过总是感觉结尾不如《秦俑》有余味。

看着这个20年前的片子,觉得的确值得再看,也感慨这二十年这帮导演都干吗去了,除了钱多特技好之外,对着同一个题材好像没啥突破。一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