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律援助的未来

(2020-12-29 15:49:20)
标签:

律师

法律援助

文化

时评

分类: 生活纪实

法律援助的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
劳荣枝故意杀人、绑架、抢劫一案,自劳荣枝2019年11月28日落网,众多媒体就在不断跟进报道, 2020年12月21日南昌中院一审开庭,记者们更是对该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追踪采访,众多的信息来源也使公众对这起案件的背景以及审理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随着庭审内容的不断披露,这位在前期文章中早已被渲染为杀人女魔头的劳荣枝的庭审发言,招致网上骂声一片,她所展示的无辜、不知情、受胁迫参与法子英故意杀人案的辩解,严重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网络留言中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在为求生狡辩,是推脱责任,甚至给她提供法律援助的辩护律师也流露出这层意思。
庭审后,劳荣枝的两名辩护律师之一接受了新闻采访,述说了他们与劳荣枝建立受托关系的过程,以及怎样尽职尽责地完成辩护工作,在法庭审理前,先后十六次会见到劳荣枝,一开始劳荣枝有抵触情绪,经过他们的耐心劝说和关心,得到了劳荣枝的认可,为防止受劳荣枝家属情绪影响,他们一直拒绝与家属见面,家属对此不理解,但后来他们在庭审中的辩护工作,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和感谢。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没想到一天之后,劳荣枝的哥姐二人因为了解到庭审内容后就对着镜头公开斥责法律援助律师未告之劳荣枝自己是法律援助律师、拒绝与家属见面,辩护不尽职、走形式,随后新闻媒体还转发了文章《劳荣枝家人至法援律师的一封信》,真是狗血!
有人说,这两位家属不识好歹,劳荣枝死有余辜,受托律师这么尽力,在疫情肆虐期间先后会见十六次,实属罕见,没功劳,也得有苦劳。但实际上这背后并不是功劳与苦劳的争论,而是对法律援助律师执业伦理的拷问。
笔者支持劳荣枝家人,继续追问:劳荣枝是否清楚、明确地知道二位律师是法律援助律师?在劳荣枝家属为劳荣枝委托了辩护律师(据说是吴姓律师),仅因为二位法律援助律师占位,受家属委托律师无法会见到劳荣枝时,二位法律援助律师是否将实际情况告之过劳荣枝?劳荣枝获知真实情况后,是否仍然选择这二位法律援助律师为她辩护?
律师工作是一项十分特殊的职业,刑事辩护更是特殊,常规作法是先由律师事务所与被告人近亲属建立刑事代理合同关系(因为被告人被羁押,无法参与到这个过程),被告人近亲属委托承办律师为被告人辩护,向其出具委托书,随后,受托律师持家属委托书到看守所办理刑事会见手续,待见到被羁押的被告人时,再向被告人确认是否同意委托,被告人表示同意的,签写授权书,与承办律师建立起受托关系,这种被羁押状态下的被告人,与律师之间产生直接受托关系的前提,除了“信任”二字,已经别无其他。
有人说,那家属委托律师前,不是还要看这个律师有没有名气,有没有办案经验,律师收费多少,呀,这个律师收费低,呀,那个律师是自己亲戚朋友介绍的!
其实,家属选择的过程只是表象,最终确定辩护受托关系的是被告人,他信任眼前这位律师,而信任的基础往往来自家属的选定:我相信我的家属为我好!
所以,作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首先,你不应是强加给被告人的律师,双方建立辩护受托关系的前提是被告人对你的信任,不管这种信任是来自于家属的选定,还是被告人本人此前对某位律师的知名度的慕名还是和该律师的熟悉程度,抑或是对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的认可,总之,承办律师要得到被告人的信任,才能开始辩护工作。
而法律援助律师区别于前述家属委托或被告人自己指名委托律师的最大不同,就是他肩负的是法律援助的任务,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初次见面时,还谈不上被告人信任与否,如果案件足够特殊,即使被告人不信任,也可以通过劝说、多次劝说,甚至于工、捡、法机关的合力劝说,最终让被告人同意委托,因此这种受托关系的建立,不是来自被告人的信任,而是被告人基于各种原因的妥协,在被羁押的状态下,被告人的意思表示不可能完全自由。
而受托成为法律援助律师后,应不应当主动与被告人家属接触?笔者认为十分应当,这是受托使命使然,除非被告人明确表示不要和其家属接触,或被告人家属大义灭亲式的对被告人情况不关心、不关注、不理睬,否则,受托律师应当主动联系家属,并告之受托情况,而当被告人家属主动联系法律援助律师时,法律援助律师更应当主动告知被告人在看守所内的相关情况,并向被告人转达其亲属的关心,如果家属提出想另行委托律师时,要及时向被告人表达家属的真实想法,征求被告人的意见。
为什么呢?因为人伦底线。
刑事案件中受托律师就被告人与家属之间情感的转达,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礼节性问候,它关系着被告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关系着亲情、友情、爱情,关系着这个世界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传递。
注:未完,后续约三千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修改了若干次,也不能符合新浪博客发布的条件,而且也不知道改哪里才能符合要求,余文请移步<律业情>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TZtIURHEqrebQpnaxT2of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