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李海滨委员发言《办大事搞大工程要适度》
中国新闻网 2012-03-11
18:37:19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海滨:2012-3-11 10:02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办大事搞大工程要适度》。
李海滨:2012-3-11 10:02
近年来,中国办了很多举世瞩目的大事。我们相继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等,其他诸如国际性会议、论坛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大型活动,从各个方面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显示了当代中国强大的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也显示了党和政府领导的坚强和民心的凝聚。应该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适当办一些这样的大事是应该的。
李海滨:2012-3-11 10:03
近年来,我们也建设了许多大工程,有大型水电设施、大型场馆、交通工程等,中国的高速铁路是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总和,速度之高、规模之大、线路之长都是世界第一。这些大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创造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就业岗位,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为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创造了前提条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兴办一些这样的大工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李海滨:2012-3-11 10:03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办大事、建大工程都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使用大量的民力,消耗大量的资源!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一分为二的,古人云:“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这就是说要适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治国兴邦的理念可供借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现在党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统筹协调,也是蕴含着这样的朴素理念。
李海滨:2012-3-11 10:04
办大事、兴大工程要花大钱财。一些国际性的重大活动,虽然具体花费多少很难说清,但动辄上千亿是常见的,现在大型工程的投资上千亿的不少,上万亿的也有。归根结底这些投入都是来自国家的税收,是靠无数老百姓艰苦劳动创造的!这样的活动搞多了必然加重百姓的负担。如果这类事情适当少办一些,就可以少征些税费,“放水养鱼”,藏富于民,可以办许多与百姓生计相关的养老、医疗、济贫、住房之类的事,为国民经济增添活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李海滨:2012-3-11 10:05
办大事、兴大工程要用大民力。建大工程说到底还是要靠老百姓出力的。为了大工程的按时竣工和质量安全,老百姓要加班加点、付出很多辛劳。经常是春节刚刚休息几天,许许多多家庭的青壮劳力就要告别妻儿老小上工地干活。
李海滨:2012-3-11 10:06
大家都知道,所有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建筑工程都是质量第一的百年大计,必须保证长久的安全,来不得丝毫的、片刻的疏忽,碰到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又热衷于搞献礼工程、标志性工程,许多工人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干活。基层的领导和职工们时时刻刻都在紧绷安全、质量的弦。现在大家一起聊起来都感到工作和生活压力非常大。因此,我们应当珍惜民力,让老百姓生活得轻松一些,社会才会更祥和。
李海滨:2012-3-11 10:06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相互攀比,大活动、大工程喜报连连,到处都是想争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但是,最终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多少个世界第一最终还要归结到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家人团聚,儿女绕膝,饭热茶香,生活才是真滋润,人心才是真快乐。
李海滨:2012-3-11 10:07
真心希望各级政府办大事、兴大工程要适度,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建好保障房、搞好社保医保、扶危济贫、治理污染、保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方面,让老百姓更加富裕一些,让社会更加宽松、和谐一些。谢谢大家。
李国蓓律师评论:
这位政协委员的发言说出了很多网友的心声,一方面是建筑企业和劳动者面对任务重、工期紧、要求高的巨大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是搞政绩工程对民生、财政、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多人评价说为什么对中国问题建筑的调查中70年设计的最后按照30年建造,一是灰色支出导致成本被迫缩减、二是城市规划变化太快,某报曾报导过一座建成仅十余年的大桥因为规划的变更而被拆除。这里,我们不防也替偷工减料地败家子们说句话:“我们就是把它建设成百年不倒的艺术杰作,终究还是逃不掉影响未来规划的后果,所以质量安全不是我们第一位应考虑的事情”,当然,这是屁话。另外,面对仕途,许多官员在位期间总想留下一些能彰显功绩的东西,搞建筑这种外显、庞大、标志性的特点让政客们喜欢。今天,很多中、小城市与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从外观上看已相差无几,我到过的一些小城市从直觉上看是高楼林立,城市现代感强烈,然而通过与人交谈,很明显能感觉到人们在对事物的理念、意识与思维与大都市群体迵异。幽雅、高大的造型建筑只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外观,而文化、民风以及对于建筑美学的欣赏能力却很难短期改变。相反,一些淳朴的小乡村、小县城不因其没有代表现代文明标志的高大建筑物而埋没在人们的视野,与环境相得益彰的民俗与传统构成统一的整体,成为许多崇尚自然与和谐的都市人追求向往的圣地。
说了许多,搞不搞政绩工程的症结,我感觉重点在于当前一些城市发展的决策者们缺少的是对自身准确的定位、对历史底蕴的深刻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