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黑皮蠹百度百科
黑皮蠹
Attagenus
minutus olivier
是一种鞘翅目皮蠹科的昆虫,主要寄生于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中,除
西藏不明外,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世界性害虫。
别名:黑鲤节虫,日本鲤节虫,毛毡黑皮蠹。
分类: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皮蠹科。
寄主: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及其加工品,粉粮,麦麸皮,米糠,油菜籽,
豆类,储烟,蚕茧,蚕丝织品,毛皮,皮革,昆虫标本。
危害特点:
幼虫三龄前,取食碎屑粉末,碎粮粒,四龄后,取食整粒粮食。
生活习性:年生一代,幼虫群集在室内或仓库缝隙,或杂物中越冬。次年,四月
中下旬,开始化蛹,延续到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8月
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出现,开始危害,直至越冬。成虫喜欢在粮食中
栖息,喜欢黑暗的底层,不取食粮食,常飞到野外,食花蜜或花粉,
菌类。有趋光性,能飞善爬,白天多在仓库外向阳处,或仓库内光亮
的地方活动。
交配;把卵产在幼虫食物的表面或附近。卵多散产;
18.3度
产卵期;7--14天;
28.3度
产卵期;4--16天;
12.7度
停止产卵。
幼虫;7---12龄,抗寒,耐饥力强,喜欢潮湿环境,蛹常夹杂在粮食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