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店坐三小时的车到奇琴伊察,很意外的看到满广场的游客大巴还有满路边停靠的小车。导游说到的时间(12点)正好是高峰,攻略里确实有人早上四点钟出发去那里避开高峰的。下了车,买门票又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虽然是导游帮买,但也够心烦意燥的。。。
Castillo
金字塔,武士神庙,大球场都坐落在这一大广场上,但相互之间都隔的好远,特别是在烈日下行走,就更觉得远了。
Castillo,也称羽蛇神金字塔,建在奇琴伊察的中心。建造于约公元10世纪,为祭祀羽蛇神的神庙。
金字塔的四面阶梯朝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面楼梯都是91级,总共364级,加上进入顶端神庙还需要一级,总共365级,代表一年时间。每年的三月和九月的下午三点,金字塔在太阳下的阴影会呈羽蛇的外观。
我们身后阶梯两侧底部刻着羽蛇神头。塔的周围都有细绳围住不让靠近了。以前是可以拾梯而上进入顶部神庙的,某一年发生坠梯人命之后被禁止了。
背面的阶梯已破旧残缺
诧异地看到距离金字塔10米外,有好几个被挖掘的坑,坑底还是阶梯状排列的石头,
由此而知塔的基底在地下还有大量延伸
导游说,谁也不知道地下的规模有多大,因为政府资金的问题,都不敢进一步开发。
坑里有好些蜥蜴爬来爬去,导游说抓了吃可美味了,两儿子听了都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导游花了很久才让他们相信真的可以吃,哈哈。
很神奇的是,当我们站在阶梯底部正对着金字塔击掌,居然会传来鸟鸣的回音,导游说这是当地一种特殊的鸟,玛雅人视为神圣之鸟发出的声音。
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雕刻痕迹。
Cenote of
Sacrifice
当地没有多少地面河流,有三个溶井(cenote)终年提供水源,这是其中一个:献祭之井。传说在大旱的时候,信奉者会使用活人献祭给雨神。
武士神庙,建于公元11世纪,四层阶梯金字塔。石柱上原本有木楣架构,支撑起穹窿形的石房顶。现在房顶和木楣都没了,只保存下来石柱石墙。每一根石柱上都有武士,或者蛇头等的浮雕装饰。
玛雅人用来记载每年城市发生重大事情的柱子(纪年柱,也叫千柱群),建在武士神庙的前面,最早的一根建在公元328年。
早期玛雅人住的草房子。里面空空如也啥也没有。
广场的一个角落由大球场占据。
球场内。球场竞赛究竟是啥样,至今仍是个谜。
因为天气炎热,又是正午时分,没有一块阴凉地,看这些古迹非常累人,连导游都不愿多走两步多做介绍,我们也都想想早早看完了事去填饱肚子,特别是屁孩垂头丧气连着问看完没(一心想着酒店的游泳池和糖果店)。。。今天再打开这些照片,又开始后悔当时怎么没了解的多一些。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就差这么多。
天然的池子,很多游客在里面游泳。已经作为这趟旅行的必包项目。看着深不可测的池水,俺们还是没有胆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