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从酒店出发,来接的居然是辆出租车。我们同样方式的买了三四个短游项目,来接的车子总是令人意外。第一次是导游加司机,第二次是大巴车,这是第三次。而且之后这个出租车就一直等在山上直到活动结束又送我们回酒店。
一路上,柏油路只维持了一小段,大概到机场附近吧,之后就是这样的半石子半黄泥的路了。和小时候我家门前那条路倒是很象。

那座山的名字叫Sleeping
Giant,睡巨人,远远望去,还是挺象的哈。只是那天多云,而且有雾,而且是某人拍的,所以照片就成这样子了。
地里种的甘蔗刚拔掉运走。
到那里,三人就都上了装备。屁孩乐死了。
有人在示范,娘偷看屁孩的表情,心里也在打鼓,他是愿意单干呢还是要和别人一起?
(工作人员事先说过有两段不是很长,也没有很高,虎爷可以自己滑。)
哥哥第一个滑出去。
娘还担心他敢不敢,没想哥哥站起来的时候他要和哥哥抢,想第一个滑出去的说。。。
手机都拍视频了。唯一的一张照片,还糊的。相机在工作人员的手里,已经早滑过去等着了。
这是对面的人拍的,肯定是看到了镜头,姿势才摆的这么标准哈。
屁孩一路笑过来。

跟孩子们玩一样的运动,实在觉得好逗,感觉就象他在玩孩子们幼儿园的滑滑梯
歪着头盔,象刚从地里偷了茄子出来的反动派小兵
这条索道就好长好高了。

屁孩开心的不行,全程6个滑道,要走一段山路滑一个再走一段再滑一个,全部结束他意犹未尽,还要再滑一次,幸亏,买的票是包了两次的。
男人们滑的时候,俺在这边瞎走。据说这水,是当地人玩耍洗澡洗衣服的地方。再提一遍,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快俩月没下雨了,水才少成这样。
惊叹于他们能把大自然的东西用到如此恰到好处。
连推拉门窗的钩子上也插着鲜花。
很想不通的是他们读的书比我少,但是他们装扮美的能力不知道要比我强多少倍。是不是这里的人,天生就懂美学?还是因为学校里的潜移默化?就像那天我在校园里看见的轮胎做的花盆。
结束滑道后还有一个小节目是上山看瀑布。
由当地向导领着去瀑布。向导实在善良又淳朴,看虎爷一颠一颠地落在后面,二话不说就一把把他扛起来走。
到这两树绞杀现象的地方,导游大概也接待了无数游客,熟门熟路的把他俩抱上去坐好,又指挥我拍照,呵呵。
导游肩上扛着虎,一只手还提了一大壶我们全家要喝的水,实在过意不去,跟他说水我帮他拿,可人家还不乐意。
忘了是啥果子,好象是一种梅,再大一点就能吃了。

这细细长长一根根的东西,忘记斐济语叫什么了,是当地人的主食,就象我们的米饭。地里拔来洗干净用水煮一下就行。我在前一天的导游家尝试过,味道象极了土豆,外形又酷似甘蔗,当然外面是树皮的颜色。
斐济人穷,又生活在一年四季都是夏的地方,按说,应该长的瘦小一些,就象东南亚那边的,可是刚来的时候我一直奇怪,为什么他们不管男人女人都长的那么人高马大的,那么壮?一路过来心里有答案啦:是上帝实在对他们不薄啊。他们生活中好多吃的都是天然野生的很有营养的东西,到处都是。岛上的三大基本水果:菠萝香蕉和木瓜,基本到了随便采摘的境地,还有这一根根主食,长在山上随便拔。所以啊,就算他们躺在家里不干活,还是绝对饿不死的。村上游的时候导游就说过我们那天吃的饭后水果都是家里后院摘的。。。
上山路上看到的小辣椒,长大一点就能摘了吃。
所以啊,难怪酒店早餐自助台上永远是菠萝木瓜香蕉。
也有西瓜苹果这样的外来物种,味道外形和我们的比就差远了。
屁孩被他拉着,比被我拉温顺多啦,俨然已经成了好朋友。

从旅游宣传图片介绍来看,瀑布下面的潭不大,虽然建议可以游泳我们还是啥也没带。临出门,来接的出租车司机很吃惊地问我们:你们怎么不带泳衣啊!必须带啊,肯定要游泳的嘛。。。将信将疑地,我们又折回房间拿了一堆走。。。
结果,潭就是这样的。。。不过,导游多次劝说我们下水无效后,他自己倒是一个猛子就扎进去了。好担心他头撞到石头。。。
他一个人玩的欢,我们就看着
然后他看见老大满头的汗,就上前帮他洗脸。。。
关于他,就一个主题,朴实的人!
回去的路上,经过几次被教育,一眼看见就知道这是村长的房子,那里规定村长房子的高度必须是本村最高的,教堂除外,所以村长家的屋顶故意修的特别高。
一路都是这样的石子路
路上遇到放牛的娃赶牛回家,也看到一家老小拿着锄子砍刀上路边地里去砍他们晚饭要吃的主食,还看见一辆校车,没有窗户,象凉亭似的,满载着一车的孩子驶向村里去,一路尘土飞扬。。。很难把他们如此接近自然的象我们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所接受的相对现代化的教育联系在一起。
沿途很多这样的房子
运上铁轨的甘蔗,斐济的铁轨不装人,只运甘蔗。
回来还早,接着泡泳池
第六天,哪也没去,又在泳池泡了一天。
中午等虎爷倒下,某人就带着老大去打baseball去了。
出国到现在,接触各种球类的机会确实增加不少。学校里学cricket,rugby,soccer,basketball,AFL。。。正好,这棒球还没上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