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庄塬---湫池

标签:
杂谈 |
文/樊礼军,资料/张克静先生
武家沟的众多池中,湫池是最大的一个,也是最灵峻的一个。地处武家沟中段,后沟社上三里路,是整个武家沟的心脏。
我们去时,湫池水域面积有一亩多,边上的淤泥有一亩多。从一个角度看,湫池似一大大地逗号,在这里稍稍停顿,静养栖息。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似一深绿色的苹果,果香四溢。湫池这段河沟成一大写的S形,入水口在逗号的顶端,S的起笔,两边的石山相夹,如斧砍一般成V字,落差有四五米。池水水深数丈。湫池的周围,山石嶙峋峻峭,高数丈。
在湫池下游一百米处,也就是S的收笔处,有一石嘴,名曰湫池嘴。石嘴的上面有两三米的土层,土层有人工的痕迹,嘴上有残砖破瓦。据当地人说N年前这里是黑池龙王和金龙爷的庙宇。看这残砖破瓦以及夯土的痕迹,此传说应该属实。
一盏油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种寄托。在这苍茫大山之中的湫池,演绎出了一段神奇的传说。
传说N年前,有二位神仙黑池龙王和金龙爷居住在这里。他们俩经常在湫池中戏水,在湫池旁边的大石头上玩耍,玩一种叫“錾羊”的游戏。在湫池不远的大石头上,现在还有两位神仙玩“錾羊”游戏的痕迹,中间一个较大的石窝窝,周围有几个小石窝窝。
当地村民说,黑池龙王主管附近雨水之事,金龙爷主管村民的平安之事。俩神仙亲如兄弟、分工合作、和谐相处、保佑一方民众。后来人们便在湫池嘴上夯土修庙,把黑池龙王和金龙爷供奉起来。每每天旱,方圆几百里地的人们,便在这湫池嘴设坛奉道诵经,祷雨祈湫(取湫)保苗,非常灵验。所以庙里香火旺盛,延续了几百年。于是就在这里有了“黑池灵湫”的人文景观。
据民国27年(1938年)集道光九年(1829年)知县毕光尧纂修《会宁县志》稿(此志稿于道光十一年修成)所成之《会宁县志正编》卷之二《舆地志·山川》载:金龙峪,县北一百八十里,有黑池灵湫。
后来又过了几百年,事情有了变化,这变化只能用一个传说故事来演绎,当地人就这么传说着。
传说有一天深夜,一快临盆的卦卦婆途径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情急之下在庙内生产。此举亵渎了神灵,激怒了二位神仙。
第二天,附近村庄的放羊娃在山上看见一红头和一黑头羝羊羝仗,赶紧去隔仗,怎么也分不开。还时隐时现,觉得很奇怪,也就跑回村叫村里的大人来看。当村里的大人来时,也不见放羊娃所见的景象,只见黄土山上有羊蹄熟土的痕迹。当天晚上,闪电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奇怪的是凌空起浪,浪头高达数丈,但河底空空无水。当地的老百姓说,水起蛟了。
山洪冲毁了湫池嘴的龙王庙,而黑池龙王和金龙爷的轿像却漂浮在山洪的浪头上。黑池龙王的轿像逆流而上,到关羊圈被村民捞出,后来供奉于牧鹿沟(也叫母狼沟)。金龙爷的轿像顺流而下被瓦瓷沟村民捞出,现供奉于该村方神庙内,庙内至今保存着金龙爷旧像。
传说归传说,但传说多少也隐含着一些生活的影子,也从传说里看到一些事物的变迁。也许这些传说背后还有一些我们现在无法了解的真实历史,只能去猜测。但景物是真实滴,请欣赏我拍摄的湫池全景。
http://s12/middle/5d15d07dx79def9821ccb&690
以下是从各个角度拍摄秋池的全景图
http://s6/middle/5d15d07dxc2b5bec468c5&690
http://s7/middle/5d15d07dxc2b5beb6aee6&690
http://s4/middle/5d15d07dxc2b5be9a8f33&690
http://s7/middle/5d15d07dxc2b5bdc9ab76&690
http://s3/middle/5d15d07dxc2b5be5b3202&690
以下是秋池嘴残砖破瓦以及人工痕迹
http://s3/middle/5d15d07dxc2b5bf3895a2&690
http://s7/middle/5d15d07dxc2b5be80d066&690
http://s5/middle/5d15d07dxc2b5bef61c54&690
百川摄影工作室欢迎您
http://s16/middle/5d15d07dxc2b5be77584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