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继续窄幅震荡,指数始终处于红绿之间徘徊,成交量也没有出现大的突破,周五收盘前指数再度出现跳水
本周大盘先扬后抑,其中周二最低探及3053点后大幅回升,日线上先是连连突破5日、10日、20日均线,指数最高摸至3105点,但是在市场成交量无法进一步跟进的前提下,周五指数再度打回原形,5日、10日、20日均线连连失守,最终大盘周线小幅上涨0.37%。
从市场结构上:
1、沪指自阶段性底部2780点反弹至今,底部呈逐渐抬高之势,银行,地产、券商低价权重股的弱势震荡反弹是推动股指上涨主要因素,进入八月份后,尽管指数变化不大,但市场似乎进入休克状态,市场波动缺失,虽然在9.3号后围绕PPP概念,热点有所表现,但相比2-3-4、5-6-7
指数弱势反弹中,结构性行情的热动,市场整体表现为板块和概念进入平静甚至是阴跌状态,技术上呈现一日游的状态。
2、围绕供给侧改革煤炭、有色、钢铁则在一轮上涨后再次横盘震荡
、央企改革、国企改革等那就是一个事件性驱动的概念,在连续的操作后,波动性也越来越小,而随市场的波动和振幅的减少,就连最新的政策性题材,像创投等老概念重提甚至连浪花都没有。
3、前期受到市场追捧的新能源汽车系列、大消费的二线蓝筹系列(酿酒、养殖、医药、家电、汽车)等等在高位连续强势震荡后(从技术上形成M顶、多重顶)后,开始走系统性破位下跌的态势,尤其早期热点新能源汽车概念,开始在走三浪的下跌。从投资的角度上;这是一件不坏事情,因为连续上涨后大幅度技术性修正意味新的局面的产生,但从交易的角度上:现在是否就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显然还不足以确定,因为如果权重也选择下跌,那这些看起来已经跌到技术性支撑的板块最后的下跌往往是急促和恐慌的。周三的反弹也并没有形成强势,看来见底还有反复.
4、创业板指数代表的科技股,总是让投资者寄以厚望,而现实是指数看起来就要变好了,结果又走弱了,从热点上,仅有虚拟现实、OLED、量子通信等小众品种前期收到资金追捧,而像互联网、通信、信息软件等代表的科技股因为高估值,高股价始终都没有在每个阶段有像样连续上涨,指数上看,在连续横盘震荡后,面临往上还是继续弱势震荡、还是选择往下的走势。
尽管上周五非农数据显示美国加息不一定在9月成行,但一系列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加息迟早是要进行的,关键是全球市场尤其美国市场再次连续在高位震荡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导致投资人的偏好出现转向,形成新的一轮调整,周五的大跌验证了这种担忧。
连续的窄幅震荡后,市场往上还是往下,还是继续弱势震荡,9月A股能否打破窄幅震荡格局?这是一个系统性判断的问题,
1、显然大幅向上的概率比较小,因为自2638以来,大盘已经上涨20%,关键是大部分公司的股价在高位,继续指望大盘大幅向上不现实。
2、接下来就是市场选择系统性调整的问题;从时间的周期看,2-9月份
大盘震荡攀升了7个月,需要系统性调整,来为下一个阶段打开局面;从技术面看,上证指数各主要均线都靠近3000点整数关,在权重股不振、题材股退烧的情况下,沪指的震荡中枢出现了小幅下移。虽然目前的周线上升通道还保持完好,但周线的技术指标却进入了相对高位。接下来,只要大盘不涨,周线技术指标的调整压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卖盘。
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短期的下跌后,再次继续像5-6-7弱势震荡,这种走势的可能性大一些。那什么板块和概念能成为可预测性的热点,这种机会能否具有可操作性。
从操作的角度上:只有在这些问题得到一种判断后,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布局,否则最好继续保持轻仓应对;这里依旧要保持谨慎,9月份主要延续价值成长的理念,围绕价值龙头、行业龙头和一些个股的确定性机会布局。主要是基于市场继续走第三种走势,但如果市场走第二种走势,也就意味短期市场看调整,下一个阶段则在调整后存在大机会,短期亏损就准备持股做中期打算
,跌幅大就补仓,否则就继续持股看。因此仓位的控制很重要,要是满仓被套就很被动。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