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心翼翼西藏行(四)僧人风貌:大昭寺的尼玛次仁

(2010-09-28 22:17:55)
标签:

藏传佛教

打阿嘎

阿嘎土

天堂寺六世活佛

多识仁波切

分类: 游记

 

/南村

 

 大昭寺的尼玛次仁 

 

在大昭寺见到喇嘛尼玛次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月十二日中午,我们到达大昭寺。高原的阳光还真不含糊,即使隔着衣服也晒得皮肤发痛。好在进了寺内,就凉快了。 

大昭寺建于吐蕃王朝颂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殿宇雄伟而庄严,是西藏各教派共同的圣地。老拉萨城即是围绕着它而建,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它是西藏人民心中真正的拉萨中心。每天,人流像潮水一样奔向它,而它如江中磐石巍然不动。 

我们没有导游,进了寺内,正不知从何看起,见一圈人围着一个身穿绛红色袈裟的僧人师傅。师傅打着手势,正在讲大昭寺的来龙去脉。 

来大昭寺前心下有个疑问。根据史料,当初尼泊尔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先后嫁给松赞干布,俩人都带来了释迦牟尼佛尊像作为嫁妆。为供奉这两尊佛尊修建了大小昭寺。大昭寺为尼泊尔赤尊公主而建,供奉赤尊公主所带来的米居多杰佛(八岁释迦牟尼等身佛尊)。小昭寺为文成公主而建,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觉阿佛像(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佛尊)。可是浏览关于大昭寺的介绍,怎么倒说大昭寺供奉的是文成公主所带的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呢?  

听了僧人师傅的讲解才明白,原来,在松赞干布之孙芒松赞时期,因传说唐朝将派兵入吐蕃抢走文成公主的觉阿佛像,于是在652年,人们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像移至大昭寺,藏于明鉴门内,并封堵其门,画以妙音佛以作伪装。后,712年,唐金城公主联姻吐蕃,才把这尊佛像再次迎出并将错就错供奉在了大昭寺,而原供于大昭寺的米居多杰佛被移至小昭寺。这样,两位公主所带的佛尊阴差阳错地调了个儿。 

师傅说:在藏民的心中,两位公主同样被人爱戴,大小昭寺,也具有同样神圣的地位。当然,由于小昭寺毁损严重,其早期建筑几度遭受火灾,几经修复,原建筑早已不存,寺内所供佛尊在文革中被毁,身首分家,虽经修复,但文物价值大打折扣,由此小昭寺在外的名气可能不如大昭寺,但是,师傅再次强调:在藏民的心中,它是同样神圣,同等重要的。

    他从西藏的历史讲到藏传佛教,讲到藏族文化,藏族建筑,语速较快,滔滔不绝。他的嗓音温和醇厚,语调抑扬顿挫,表情丰富,时而扬眉展眼,爽朗一笑。笑容很个性,灿烂地绽开后会出其不意地迅速收拢,收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讲话时总是微微欠着身,眼睛礼貌地直视着听众,用目光和听众做着交流,态度极其恭敬谦逊。左手弯曲举在胸前,抚着袈裟,右手常常打着手势。深色的肌肤,黑白分明的亮眼。整个人给人一种非常阳光爽朗愉悦可亲的感觉。

当偶尔咳嗽,他会以手牵起袈裟,微侧身子,掩住口脸,这才轻轻地咳起来。微小的举动显示了他良好的修养。

不管是历史的,人文的;认知的,思想的,他都讲得脉络清楚,生动透彻。他的言语似乎都发乎内心,没有阻碍。他的讲述总是带着丰沛的情感,极富感染力,不像那些职业导游干巴巴地,置身事外地作录音机似地播放。听众可以从他的眼神,他的手势,他的语调,感受到他对于他所讲述的这一切充满着的热爱和骄傲。看他透着高原阳光气息的深色的肤色,和偶尔夹带的特殊的语调,应该是藏族人,但他的汉语其流利程度,和超凡的语言驾驭能力让人不由得疑问他是藏族人吗?他从哪里获取这些能力? 

他是谁?他为什么在这里对这群游客做着讲解?丰厚的文化积淀,宽阔的知识面,不凡的胸襟,显示他不是一般的僧侣。那么,他和大昭寺究竟什么关系呢?

我们为他的谈吐和气质吸引,当他领着他的队伍往前移动时,我们竟不由自主地尾随其后。这样跟到大殿,人群堵塞在这里,肩摩袂接,前后紧贴着蠕动前进,虽然我们竭力地想要粘着他们,而终于被挤散了。

 

“导游”跟丢了,我们只得自己慢慢闲看。俄而,从楼顶传来欢快的歌声。加快步伐赶到屋顶,只见一群青年藏族男女排成长排一边唱一边踏着欢快的节奏整齐地前后左右移动着步子,用手中拄着的工具夯打着地面。我们正不得要领,这时僧人领着他的队伍像救星似的来到。知道他一定有很好的解释,赶紧凑上去听。原来这是藏族人“打阿嘎”的劳动场面。他们手中那带着长长把柄的夯击地面的工具叫帛多,被他们踩着夯着的土层叫阿嘎土。打阿嘎就是用阿嘎土修整地面。

阿嘎土是西藏建筑独有的,一种以特殊的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夯打而成的施工材料,用来铺设屋顶或厅内地坪。打阿嘎很费工时,需三道工序,一小块十来平米的地面少则两三个星期,多则两三个月才能完成。但这样夯磨出的地面如大理石般平整光滑、结实耐磨,美观又环保。只是阿嘎土有一点不好:防水性能差。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大昭寺就要对屋顶进行维修。我们很有幸地碰到维修,得以亲见这样地道传统,生动活泼,载歌载舞的劳动场面。

伫立廊下,感受他们单纯的劳动的快乐,让人不禁蠢蠢欲动,手欲舞,足欲蹈,只是隔得远,他们在我们游客不能去到的另一楼顶,无法加入其中。 

金顶参观完,僧人和他带的团队合影时,我们也上去请求留影,他爽快地答应,并愉快地配合,我们便抓住机会请教他的名号,得知他叫尼玛次仁,正是大昭寺的喇嘛。 

尼玛次仁师傅在二楼有办公室,下楼时,我们再次和他们碰见,有幸被请到他的办公室,并和其它游客一起得到了他亲笔签名的赠书:甘肃天堂寺第六世活佛多识仁波切所著的《藏传佛教常识》《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穿越死亡的阴影》等。初初翻阅,大受裨益。特别欣赏多识仁波切活佛多次申明的观点:用金钱供养寺庙,不若以金钱供养众生更具意义,更有功德。

在讲解中,也曾听尼玛次仁多次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从来不承认神,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佛不是神。每个人都可以是佛。”“佛陀只是告诉你这样走可以上天堂,那样可以下地狱,至于往哪里走得看你自己”这样的观点在多识仁波切的书里都可以寻到根源。多识仁波切,尼玛次仁,其佛学思想一脉相承。

西藏之行结束,回到成都上网查询,这才知道我们所偶然遇到的这位喇嘛师傅果然非同凡响。他的主要身份是大昭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大昭寺对外接待办公室主任,此外还有其他众多的头衔。他精通满汉英日四种语言,外宾和国家要人比如胡锦涛到大昭寺参观都由他接待。他事务繁忙,一般人很难请到他讲解。即使一些有来头的团体要请他也得事先两个月预约。 

从别人写及他的文章读到,他是一个真正践行着遍知遍能的和尚。他不抵触佛界之外的世界,在精进佛学的同时,坚持学习外语,爱好摄影,编写书籍,尽量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也不拒绝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他用手机,使电脑,利用网络,只要利乐众生,有益佛法就采用。

古寺依旧,黄卷依旧,而青灯下照见的不再是寂寥的心,枯索的思考。

尼玛次仁,一个讲英语的喇嘛,一个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僧人,一个思维开放的信徒,一个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修为者,他刷新了世人眼中僧人的形象。是否这是新一代的有智识的佛教徒普遍的风貌?如果果真这样,是否意味着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佛教正悄然焕发新的气象呢? 

我不信任何鬼神宗教,一向对它们敬而远之。虽然在旅途中免不了走进寺庙,也就是逛逛而已,怎么样来的还怎么样去,染不了一点梵香之气。这次却像铁屑被磁石吸引着一样和一位僧人有那么一刻近距离的接触,连我自己都有点意外。这就是一个僧人个人魅力所致吧。一位思想奥妙,谈吐非凡的人,不管是在佛界还是俗世,假如有幸遇到都是不容错过的,值得停留脚步,敛拢心神,走上前去表示敬意;并且,倘若可以,做进一步的认识

 http://s5/middle/5d1337a9x9152b3df2754&690
                             载歌载舞打阿嘎

 

http://s10/middle/5d1337a9x74eeacc02429&690

大昭寺屋顶远眺布达拉宫

 

http://s8/middle/5d1337a9x915359288b87&690
尼玛次仁师傅办公室悬挂的接待胡锦涛主席的照片。妹妹偷偷拍摄。


http://s7/middle/5d1337a9x9152c603cf56&690
    在尼玛次仁师傅办公室门外


http://s16/middle/5d1337a9x9152e4eac58f&690

              尼玛次仁师傅签名

 

 

附:尼玛次仁一些资料:

 

1967年出生于拉萨市林周县鲁噶堆村。幼年就读于彭波公办小学。

1985年在哲蚌寺朗仁阿旺平措大师足下剃度出家,法名阿旺晋美。

1986年,在一个英语培训班学习了一年英语

1989-1990年,尼玛次仁考入了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师从东噶·洛桑赤列、夏尔东·洛桑协珠嘉措、赛仓·洛桑华旦等几位大师学习显密经典

爱好摄影。2000年,中国民族艺术出版社出版了由尼玛次仁摄影兼藏、汉、英三种文字注解的画册《大昭寺》,以上百幅图片精彩传神地介绍了大昭寺的神圣之美。

根据翔实可靠的资料、流传民间的故事以及他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昭寺:拉萨的坛城——有关大昭寺的七十三个典故》一书

目前担任大昭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大昭寺对外接待办公室主任等职,此外,他还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常务理事、西藏自治区青联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拉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拉萨市佛协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