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未记 16章 1-34节 】 赎罪日
(2014-12-04 10:38:51)
标签:
赎罪救恩近神 |
分类: 考查圣经 |
赎罪日是洁净的高峰,那日所洁净的并非大痲疯或男女漏症,而是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 16、19)。蒙洁净的污秽包括病患(心灵的顽疾)和罪愆过犯。希伯来书作者用接近两章的篇幅来讲解本章的教训(来9-10章),这是新约讨论最详尽的一个预表。
赦免罪孽──这日所行的礼仪,是象征以色列人得到神的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30~31),也预表基督救恩的完备,没有一罪是十架救恩不能除的。然而,赎罪日所成就的,不单是消极挪掉罪秽,使人得免受罚,更积极洁净祭坛,使坛成圣,让人能坦然无惧亲近神,“基督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祂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吗?”(来九14)
赎罪日是以色列人一年之中,最重大的日子之一。赎罪日是在第七个月的初十日,即住棚节的前五天。百姓要从初九日的黄昏,禁食到十日的黄昏。
赎罪这个词在希伯来文是“遮盖”的意思。这天,以色列全族都要承认他们的罪,大祭司要进入至圣所,为他们赎罪。他们要献上祭物,宰杀牲畜,流它的血使百姓的罪被遮盖。
在本章里;至圣所是称为圣所,而圣所称为会幕。
1 亚伦的两个儿子近到耶和华面前死了。死了之后,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 “要告诉你哥哥亚伦,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到柜上的施恩座前,免得他死亡,因为我要从云中显现在施恩座上。
说出人堕落有罪,所以不能凭着自己进到神前。
亚伦要花很多的时间准备自己,才能来到神面前。而我们则可以随时亲近神(来4:16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神给了我们最大的权利,使我们比旧约的大祭司更易亲近祂!但我们必须切记:神是圣洁的,不要因有特权,就随随便便地来到祂面前。主耶稣为我们开启了到神面前的道路,人可以来到祂面前,但并不是说在祷告之前不需要准备自己的心。
3 亚伦进圣所,要带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人要亲近神,必须借着基督。
4 要穿上细麻布圣内袍,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腰束细麻布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这都是圣服。他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
一个亲近神的人,外面的行为应该全是公义、圣洁,所以需要对付肉体的邪情私欲。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不仅要对付外面,还得对付自身的里面。
赎罪日仪式:
首先,大祭司要沐浴,换上细麻布的圣服(4节)。作为预备的工作,他要取一只公牛犊和一只公绵羊到会幕来。他要为自己和家人献上这些祭牲,公牛犊为赎罪祭,公绵羊为燔祭(3节)。他要从以色列公众取两只公山羊和一只公绵羊,为他们献上公山羊为赎罪祭,公绵羊力燔祭(5节)。他要把两只公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为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替罪的羔羊(7,8节)。
译为“替罪羔羊”的字是azazel(阿撒泻勒),意思是“离开的羊”。
5 要从以色列会众取两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无论何等人要进到神面前,都得亲身经历基督作赎罪祭和燔祭。
6 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奉上,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7 也要把两只公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8 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
两只山羊──赎罪仪式涉及两只山羊。一只作赎罪祭宰于祭坛,预表基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你们得了医治。”(彼前二24)
但另一只归予阿撒泻勒,这做法的意义引起争论。有人以为阿撒泻勒是鬼王,也有认为是旷野某处之地名,亦可能是放走、离开等,但按本章经文,阿撒泻勒是音译,希伯来文意思是“挪开”或“消除”,那羊是送到无人之地(22),象征神的赦免乃是对人的罪一笔勾销,永远忘记(弥七19 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赛43:25 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记念你的罪恶。)
以色列人在赎罪日,要预备两只公山羊,代表神对付他们犯罪的两方面:(1)藉着献上为祭的第一只公山羊,赦免他们的罪行;(2)藉着放到荒野去的第二只公山羊,除去他们的罪。他们每年都要行这赎罪的礼仪。耶稣基督的受死,一次到永远地取代了这种制度。我们可以藉着信靠祂,使罪得赦免,过犯得除去(来10:1-18)。
9 亚伦要把那拈阄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
10 但那拈阄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
"阿撒泻勒"(10节)。这是"山羊"和"离开"两字的结合,或作替罪的羔羊。活的羊是“撤去”的羊,象征以色列人的罪被撤去。
11 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牵来宰了,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12 拿香炉,从耶和华面前的坛上盛满火炭;又拿一捧捣细的香料,都带入幔子内。
香炉是浅的盘子或碗,用链子系住,或是用火钳夹住以携带。它里面放有香(由多种有馨香气味的香料做成),及从祭坛上取的烧着的炭火。在赎罪日那天,大祭司把冒烟的香炉,带进至圣所,这烟遮盖住约柜以及神的荣面,以免大祭司死亡。香也许有非常实际的作用──馨香的气息,使人留意早晚的献祭,并盖住烧燔祭牲时所发出的难闻气味。
13 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
亚伦拿香炉,从坛上盛火炭和捣细的香料,带入幔内,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施恩座,免得死亡──主在祂复活里成为香气,在神前作了我们亲近神的凭借和保障,使我们能坦然无惧的亲近神,不只免遭死亡,并且还蒙神悦纳。这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赎罪流血的死所产生的一个后果。(坛上的炭火和捣细的香,都是指十字架的死说的。)
14
也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弹血七次。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九22)。血流了,神公义的要求就得到完全的满足。
15 随后他要宰那为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把羊的血带入幔子内,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好像弹公牛的血一样。
16 他因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当这样在圣所行赎罪之礼,并因会幕在他们污秽之中,也要照样而行。
圣所和会幕在污秽之中,也需要赎罪──从主的救赎说,我们一面是得洗净蒙恩典的人。另一面我们仍在旧造里,还在污秽中,所以我们每一次敬拜神都有罪的感觉,因而承认罪,并接受血作根据,遮盖和凭借。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替我们担当了一切的罪,像这里所说的赎罪祭,是包括了一切的罪,所有的罪都在里面了。一切的罪』是指着我信主那一天,已往所有的罪。
17 他进圣所赎罪的时候,会幕里不可有人,直等到他为自己和本家,并以色列全会众,赎了罪出来。只有主耶稣一人才能为我们赎罪。
18 他出来,要到耶和华面前的坛那里,在坛上行赎罪之礼,又要取些公牛的血和公山羊的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
19 也要用指头把血弹在坛上七次,洁净了坛,从坛上除掉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使坛成圣。
亚伦赎罪出来到祭坛那里,行赎罪之礼︰(1)抹血在坛上四角周围──十字架赎罪的功效是向着四方的。(2)祭坛上弹血──是叫罪人看见心安(施恩座上弹血是让神满意)。(3)洁净了坛,从坛上除掉以色列人的污秽──全以色列人的污秽都在祭坛那里结束,全世界人的罪,都归到十字架上而得到解决。
20 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着的公山羊奉上。
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赎罪祭──献赎罪祭不只是为除去污秽,也是要成全圣洁。神是圣的,祂的居所也是圣的;但却在污秽的以色列人中,所以必须要除去人的罪,使圣洁得以维持。
21 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
赦罪条件──赎罪方法乃神设立,但除非人履行几个条件,否则赦罪恩典仍不生效:①刻苦己心(29、31);②承认犯罪(21);③按手在羊头上,表示接受神的救恩,将自己完全交托给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
22 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两只羊象征赎罪的两个方面:“合乎神的性情和圣洁方面,和合乎罪人除罪之需要方面”。亚伦按手在活羊的头上,象征把以色列人(和我们自己)的罪放在基督身上,要永远被除去(21节)。
一只公山羊归神,一只公山羊归阿撒泻勒──(1)主耶稣为我们作了一只赎罪的公山羊,解决了我们的罪。(2)罪是从撒但而来(罪的本身就是撒但),因此我们身上的罪借着十字架的功效,仍归给撒但。
诗歌作者说出耶稣为我们赎罪的情景:
见我将罪孽归耶稣,
神无暇疵羔羊,
他将万罪的重累,
完全代我担当。
我带过失就耶稣,
在他宝血中间,
洗我朱红的罪痕迹,
直至毫无污点。
23 亚伦要进会幕,把他进圣所时所穿的细麻布衣服脱下,放在那里;
24 又要在圣处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出来,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献上,为自己和百姓赎罪。
亚伦要脱下进圣所时所穿的细麻布衣服,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出来献燔祭──因着主耶稣的救赎,我们的罪得到解决,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但还要为神而活。
25赎罪祭牲的脂油要在坛上焚烧。赎罪祭的脂油要焚烧在坛上──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赎罪,祂向着神和为着神的心仍为神所悦纳。
26 那放羊归与阿撒泻勒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凡受玷污的人,要对付外面的生活,对付自身。
27
作赎罪祭的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既带入圣所赎罪,这牛羊就要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烧。牛羊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烧──(1)预表主耶稣在十架上,成了一次永远完全赎罪的事,所以祭司不吃肉,说出事奉祂的人,在这件事上是无分的。(2)主来是为人赎罪,但为人所弃绝。凡是接受祂救赎的人,也要和祂一同出到营外,同受凌辱苦难。弃绝世界的,也为世界所弃绝(来十三13)。
28 焚烧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我们要对付生活行为和自身。
29 每逢七月初十日,你们要刻苦己心,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什么工都不可作;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
30 因在这日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净,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
31 这日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刻苦己心;这为永远的定例。
"刻苦己心"包括禁食,要忧伤痛悔,为罪难过。
不可作工──完全是救赎者成全赎罪,人不能作甚么,应当安息在基督的救赎里。
32 那受膏接续他父亲承接圣职的祭司,要穿上细麻布的圣衣,行赎罪之礼。
33 他要在至圣所和会幕与坛行赎罪之礼,并要为众祭司和会众的百姓赎罪。
34 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于是,亚伦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赎罪日是希伯来民族最大的宗教节期。在这日,每一个人都要对付所有已知与未知的罪。人除非凭借为他预备的祭物,毫无权利来到神面前。这样的安排,使我们认识自己的残缺,并不能在良心里产生任何完全的安息。今天我们的祭司(基督)就在至圣所内,我们随时都可借着祂,进到至圣所里。
一年一次为全会众赎罪──题醒人祭物并不能叫人得以完全,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儿。直等到神的儿子来到,才完成了赎罪的工作(来九9;十1,10~14)。
犹太祭坛上所杀,
一切牲畜的血;
不能使有罪之心得平安,
也不能洗去罪污。
但基督天上的羔羊,
除去我们一切的罪,
这是更宝贵之名,
更丰富之血的献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