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画琐记

标签:
安宁花鸟画含辛抱石鸡鸣不已蔡鹤汀蔡鹤洲流光 |
分类: 文学艺术 |
看画琐记
我不懂画,但喜欢看画,尤喜欢看题画词。
辛丑年国庆日,雨后初晴,我和老伴步行到杨陵区文化馆,去看安宁的花鸟画展。文化馆门外是醒目的广告语:“安宁先生花鸟画作品展”,“国色鸟语醉农城,百幅丹青迎国庆”。在展厅门口,首先看到了几位领导的题词,又看到了安宁的学画心得,粗读一过,略知安宁退休后潜心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心路历程。走进展厅,饱览了琳琅满目的百幅花鸟画,不禁感慨,感慨安宁志向坚定,志趣高雅,绝不随波逐流!感慨安宁勤学苦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我在走马看花之余发现,安宁很注意题画词。显然,他的一些题画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寓意较深,耐人寻味。
例如,“舞东风”、“醉金秋”、“常胜将军”等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在一幅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的繁花图上,安宁径直写下“世纪辉煌”四字,立即增添了喜庆气氛,也是别出心裁的胆大之为。
再如,在一辐竹枝图上题词曰:“沉得住气,才能成器;弯得下腰,才能抬得起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饶有趣味,给人留有较深的印象。
我在展厅遍览一过,情不自禁地在留言簿上写道:“满堂花鸟画,一片蕙兰心。尤爱点题语,清新寓意深。”
特别值得仔细看的是,安宁创作了多幅“为张波教授复兴古农学壮行色”的画,题画词皆曰:“含辛抱石,鸡鸣不已。”很多人都在这些画前流连忘返。我在走出展厅之前,又特地走回到这些画前,驻足良久,并摄影留念。
“含辛抱石”四字出语绝妙,不同凡响。我理解,四字深情地展现了对开创古农学研究的辛树帜、石声汉先生的敬意;艺术地表达了为继承辛树帜、石声汉先生的事业,纵使含辛茹苦也在所不辞的决心,以及敢于抱石冲向万里涛的气概。
“鸡鸣不已”四字出自《诗经•郑风•风雨》篇:“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其“鸡鸣不已”的引申之意既含有风雨如晦的悲壮感和苍茫感,又兼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豪情。因此,诗人和画家们都借此抒怀和自勉。
张波教授曾将“含辛抱石,鸡鸣不已”八字补句成联:“含辛抱石,鸡鸣不已;继绝往圣,啼醒人心。”借以感谢安宁先生的“美化之谊”。我也冒昧和了一联:“含辛抱石,鸡鸣不已;继往开来,鸿志必成。”表达对“含辛抱石,鸡鸣不已”八字的喜爱。
当然,纵然是白璧,也往往免不了有微瑕。我在安宁的一幅南瓜图的题画词上看到了一个别字,于是向安宁建议予以修改。略记于此:安宁在该题画词后署曰“白石老人诗补空”,勾起我的记忆。白石老人的这首题画词是一首四言诗,原诗应为:“朱门绝少,茅舍秋早。一笑加餐,何曾同饱。”我曾读过,且印象较深。这是因为我初读时错以为“何曾同饱”是反问句,但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我仔细一查,方知“何曾同饱”不是反问句,它源于苏轼的诗句“我与何曾同一饱”。其中“何曾”是人名。《晋书》有《何曾传》,称何曾“性奢豪。”“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因此,白石老人题画词的原意应为:瓜果蔬菜朱门绝少,专为装点茅舍秋早,开怀一笑果蔬加餐,照样能和奢豪的何曾同饱。理解了原意,方知其不失为寓意深刻的好的题画词,这就是我印象较深的原因。
说起题画词,使我又想起往事。在西安上大学时,我们常去外文书店购书,并顺道在东大街看看画展。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去看蔡鹤汀、蔡鹤洲兄弟画展。当看到一幅主体为番茄的画上题有支援古巴的词句时,我不解:番茄和古巴究竟有何关系?总想弄个明白。我遍问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始终未得到答案。但偶见另一幅画的题词,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秋雨无眠苦夜长,屈指年华费思量。纵有三万六千日,也将流光寸寸量。”读后很觉震撼,赶紧抄录下来,始终未敢忘却。毕业届十年,初为人之父,感岁月之匆匆,联想这首题画词,写《流光》一首寄怀:“常忆求知在殿堂,目空俗世自轻狂。何期荒废三千日,更把流光寸寸量。”本意是想借此自勉,无奈仍然沦为空话。岁月里留下的是默默的唏嘘和长长的太息,辜负了记忆。呜呼!知,诚然难也,行,更不易矣!此是题外之话。
总之,日后凡有画展,我还是要去看的,特别要去看那些题画词。而且,我相信,每每总会有收获,甚至可能会有触及灵魂的某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亦说乎?不亦乐乎?
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