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011-06-22 08:59:47)
标签:
教学小结教学模式爱的教育语文小结教育 |
分类: 教学工作 |
本学期,本人执教六(2)班语文。下面,从教研活动、日常教学、收获与改进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教研活动
(一)专题型教研
本学期我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的专题是“教学模式在高年级议论文第一课时中的应用研究”。 这就意味着不仅要落实好“六步”教学模式,还要考虑到第一课时的教学范畴,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要研究的是在高年级议论文的教学中,如何将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我校试验推行的“六步”教学模式有机地整合起来。这对于我校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我从课文中重点选出了几篇课文作为研究课例。其中,作为五步课例研究的课例是《12、为人民服务》,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是因为它是一篇议论文,二是因为它理解难度大,我很想用它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的下午第一节课,我在班级执教了此课的第一课时。经过教研组的课例研讨、课堂观察及课例评议这些阶段的探讨,针对“教学模式在高年级议论文第一课时中的应用研究”这一专题,拟出以下教学策略:
1、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检查的方法,完成生字的学习。
2、通过细化问题,降低对于议论文结构的把握。
3、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出难点,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今后,我将继续坚持校本教研的专题研究,努力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转变观念,将课改进行到底。针对本专题,我将立足课堂教学,努力探寻第一课时的教学与“六步”模式的结合方式,并将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着手探究我校“六步”课改模式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的实施、应用。
(二)其它研究
本学期,我承担了我校的第三次集体备课,题目是《如何结合重难点设计学生了与探究并有效表的问题》;其次,作为课题组成员,我参与了市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阶段的研究工作;第三,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本学期,我参加了区第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在第二学段中的活动中,执教《爱的教育》区级研讨课。
二、日常教学
这个学期,我继续承担六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的日常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全册教材,制定学科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学期伊始,我为了制定出本学期合理而科学的语文学科计划,较为全面地重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在整体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班的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地制订出了较为合理而科学的、符合班级特点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二)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后反思。
一学期以来,我认真钻研教材,密切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每一篇教案,并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案作出适当的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我非常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从不迟到,从不无教案上课。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并实施我校推行的“六步”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写出言之有物的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并及时辅导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备课、上课,大部分时间我想就都用到了批改作业上了。本学期,我努力做到了认真、及时地批改每一次的作业。以自己的努力躬行“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在批改作业以后,我还能总结学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订正作业。坚持作业批改的跟踪原则。有些学生经常是一次订正不对,我就耐心地指导他们,督促他们继续订正,直到订正正确为止。教师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订正作业,使得我班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按时、认真地完成语文作业的习惯。
三、收获与改进
本学期以来,本人以“埋头工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踏实中求创新,默默中求发展,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1、积极支持并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本学期,学校语文活动开展得紧锣密鼓、丰富多彩。从古诗文硬笔书法比赛到“好书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比赛及演讲比赛;从“书声琅琅、书韵留香”美文诵读比赛到以“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从中高年级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到“我是小书虫”跳蚤书市义卖活动等等,我都能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并在活动中获得优异的成绩。2、在金家庄区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中,我执教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受到各校老师及区教研员鲁燕老师的好评。3、在我的辅导下,我班有一人次在全市读书活动中获三等奖,一人次获得优秀奖。4、在市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秉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并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1、课后反思应从课堂模式改革的角度加以反思。2、要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市、区级各项语文比赛,要珍惜参赛机会。3、鞭策自己也要积极参加市、区级各项活动,尤其是论文这一块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