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及解决 (1) (胡冬梅)
(2009-11-12 14:36:05)
标签:
人文工具 |
你追求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真实
你追求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影响课堂教的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目标的定位
文本的解读
学情的把握
教法的选择
自身的素养
我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吗?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怎么改变?
【问题呈现】
案例1、
有位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何变成这样,在读课文相关段落后便出示了很多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学生由图片再谈起身边的事例,最后小组讨论人类应该怎样去做,课结束之时黑板上只留下这样一行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案例2:
王老师在执教六年级课文《穷人》一课时,为了体现以读促悟,这样设计:课始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是一段一段读,有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最后跟音乐读。整节课老师都在让学生读书。
【诊断分析】
学科性质认识偏差
脱离或忽略语言工具性特点的语文课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偏差
•
【矫正策略】
从领悟人文内涵入手,有机进行语文形式的学习《秋天的怀念》
以学习语文形式入手研读文本,相机渗透人文教育。 《地震中的父与子》
抓住语文形式。
怎样抓住语言形式
独特地解读教材
细细地揣摩文句
•讲解鲜活词语。
•咀嚼传神字眼。
•琢磨个性言语。
灵活地积累篇章
恰当地促其运用
•诱其仿写
•导其变通
•引发表达
•延伸拓展
所以,莫泛化了人文,冷落了工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