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2010-02-03 18:05:53)
标签:

育儿

分类: 琐碎

    刚看了小美妈妈的博客,很赞同她的观点:接受和欣赏孩子的特点

    和大多数妈妈一样,在小胖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是不止一次地把他的成长与各项成长指标、与其它同龄孩子相比,也曾因此不安或急燥,但在陪伴小胖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心态也逐渐成熟,渐渐地我意识到,天底下没有完全一样的孩子,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固定标准,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不可能像做饼干一样,完全一个模子!

 

    他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他就是他,天性使然。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所谓“天性”就是这个意思。古希腊医生根据“体液学说”,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勇敢积极,但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力。多血质的人活跃好动、表情外露、善于交际、适应性强,但做事缺乏持久性,注意力容易转移。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善于忍耐,但反应缓慢、不够灵活。抑郁质的人细心谨慎、感情细腻、较孤僻、善忧思、疑虑重重,缺乏果断。

    我们中国人也有急性子、慢性子一说。所谓的什么什么质,或者急性子,慢性子,都是与生俱来的性格。

 

    王小胖就是天生的急性子,动作快说话快走路快,完全遗传自他爸的基因。前两天,单位发了一箱杂粮,这成了他的新玩具,每天推来推去无数次,打开哗哗哗一袋袋翻出来,摆一地,一会儿,又哗哗哗塞回去,如此反复。有天,他又把这箱杂粮推出来,推到茶几边,过一会,我嫌碍事儿,命令他搬回去。王小胖正在卧室,得到指令噔噔噔从卧室奔出来,快接近时伸出手,几乎停也没停,抓了一下就接着奔,就这么,向后伸着胳膊撅着屁股走了好远,才发现没抓着,又快速退回来,重新抓住继续走。我说的复杂,他可是一气呵成,迅速极了。

 

   王小胖小的时候不知道有多累人,我无数次郁闷地想,他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孩子那么安静,他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早早睡觉,他为什么不能…………,,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他的天性。他不很安静,但运动上的发展却很快。

    小美妈妈的文章中说到——两岁孩子学会双腿蹦是他(她)掌握大运动技巧的标志。王小胖一岁四个月学会了在床上双腿蹦,一岁十个月可以像青蛙一样在地上跳。不到两岁,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前滚翻,每天滚来滚去。前两天,我的同学、当年预产期与我只差几天的撞撞妈妈给我打电话,问:王小胖会前滚翻了吗?我说早就会了。她显得很着急,说,为什么我们撞撞还不会。

    其实,这很正常啊,撞撞就是天生安静的孩子,要知道,王小胖每天十一二点睡觉、夜里玩两个小时的时候,撞撞小盆友可是每天不到七点就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我每天深夜抱着王小胖走来走去的时候,撞撞麻麻却在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游泳!差别是多么巨大啊。

    天生好动的孩子与天生好静的孩子,成长的表现必然不同,在发展上,也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做父母的不必一味强调,同样的年龄,为什么他会我不会。

    由此我也觉得,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理论都适合所有孩子,父母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time out”,可能对安静乖巧的孩子效果更好,对于像王小胖和坦克馒头这样的孩子,恐怕效果不没有“笑”果来得更多。对于“彪悍”的孩子,父母偶尔也要彪悍一下,“和风细雨”固然好,但在处理个别复杂场面和棘手问题时,试试加大强度,没准他们更能理解,因为这种风格比较对他们的路子。不要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他还不会,是因为他还没到这个时候

 

    所有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别的宝宝都会爬了,怎么他还不会;别的宝宝都出六颗牙了,怎么他还没出;别的宝宝都敢…………,怎么他还不敢…………

 

    用伟大的古典主义哲学家,伟大的幼儿教育实践家“胖姥”的话说:他还不会,那是还不到时候。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大致的过程:什么七坐八爬等等等等。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到了大概七个月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坐的迹象,或者已经会坐。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到了七个月都一定会坐。所谓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只要他们是健康的,无论早还是晚,都是正常的,发育到成熟的阶段,自然就会掌握这项技能。父母没有必要和别的孩子比,更没有必要因此着急不安。为人父母,成熟稳定的心态很重要,坦然地面对,泰然地接受,静静地等待孩子成长带来的惊喜,慢慢体会生命的美妙和神奇,这种经历对我们每个人可能只有一次,干嘛让急躁的心情占据呢?

 

    王小胖两岁前,去淘气城,走到哪里都要拉着我,只敢玩摇马和小汽车,只敢在海洋球池和没有小朋友的蹦床上玩,爬上爬下都紧张地拉着我的手,好多项目都不敢玩,看到比他小很多的孩子玩得满头大汗,我也很着急。两岁生日前,因为发烧和我工作忙,有近一个月我们没有去,再去的时候,他几乎变了个人,完全忘记要我陪伴,脱下鞋旁若无人径直走进去,玩得非常放松。在绳洞入口,他犹豫着不敢进,后来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过来拉他的手,拉着他钻完整个绳洞,他一直抿着嘴唇,很坚定的表情,不像以往我拉他时那样慌张的,而且一点也没有惊叫,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怕绳洞了。胖舅来了以后,他和胖舅在绳洞里穿来钻去,动做超级快,把胖舅累惨了。我想,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是一样的,到了一个阶段,他可以了,自然就能够做到了。我们除了引导,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就像馒头妈说的那样,让花自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