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雨滂沱的那天,真真带着儿子去了慧家。
慧一如既往得热情泼辣,和慧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么多年来,真真一直和慧保持着亲密的来往。谈性正浓,慧突然说:“还记得韩波吗?你们班的那个木讷的男生?”“当然记得,他那时虽然不爱说话,可也是出了名得好学呀!”我很好奇慧突然提到这个不起眼儿的男生,“怎么?你知道他的情况?”
慧故意做出神秘的表情,拉长语调:“不是当年那个爱红脸的小男生咯!人家现在可是区委编辑部的,还是大记者呢!”
波是大记者?那个三年来没和我搭过一句话的男生?那个虽然好学却事倍功伴的“傻帽儿”?一连串儿的疑问让我一脸惊愕,半天摸不着头脑。
慧乐得笑呵呵,合不拢嘴儿了,“你呀,就是闭塞,我的好多好朋友都是你的正宗同学,而你呢?和人家没联系!”(注解:慧和真真虽是好友,却不是真正的同学,只是一个寝室的,床铺挨在一块儿了)是呀,真真就是没有慧善于交友,这和性格有关,没办法的事了,这可能就是真真为什么没有慧过得开心的原因之一吧。
想解开这个迷团,真真便对慧说:“真想不到他就在这附近呢!是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到他?”慧不说话,只是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喂~~~韩大记者,晚上过来吃饭吧!我身边坐着一位你14年都没见的女同学哟~6点半之前到,不见不散!”慧潇洒得关上手机,说了一句“半个小时,你等着吧~!”看来他们是很熟的朋友了,不用告诉他地址就能找到家门的朋友,呵呵,我可真是落后太多了,想一想,慧至少和我的20个同学有着很频繁的联系,而我呢?
稍坐了一会儿,翻看了慧的“明星照”。韩波便如约而来,款款的步伐,暗色的衣着称出他的成熟与稳重。只是那张脸,和14年前没什么区别,稍微黑了点,瘦了点。鼻梁上架着一副深褐色镜框的眼镜,显得有内涵有气质。
他扫视了一眼坐在沙发上的真真,有礼貌得说了声:“你好~!真真呢?”
天!这家伙竟然没有认出来,逗逗他!真真浅笑了一下,故作不认识他,“她出去买东西了,一会儿就回来!”
韩波便有点儿无意思得东张西望,看慧的家,看这个他很熟悉的地方(听慧说韩波和她老公也很熟,所以常来这里玩的)。
目光再次扫过真真的脸时,他愣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得说:“我怎么感觉你和真真长得有点像呢?是不是你和她有血缘关系?”
这个傻瓜,既然看出长得像,怎么还不能肯定就是真真呢?真是的!算了,不和他装了,“你呀,大记者,是不是忙昏了头?我就是真真呀!还真认不出来了?”
韩波的吃惊超过真真的想像,他几乎站了起来,激动得和真真握手,连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你?你就是真真?我真认不出来,变化太大了!”
攀谈中,真真了解到韩波初中毕业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一所初中教学,就是在前年才调到了区委的。老婆也是教师,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才刚满一岁。如今在世纪花园购买一套房子。日子过得充实而幸福。
说到我的变化,韩波亮出了大编辑,大记者的才识来:“你变化太大了,和我来时路上想像得差别太大,这也是我没有认出你的原因。如果说原来的真真给我的印象是好学,懂事,吃苦的话,那现在我要用美丽,大方有气质来描述现在的你!真的,和小时相比,你更漂亮了!”
感动了,还没有人夸过真真漂亮呢。也奇怪,一个那么不善言辞的人会变得这么外向,热情,妙语连珠!
韩波不停得说:“那时你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又好,虽然我们都好学,可是我是死学的那种。不过,真真,你那时也太穷了,夏天只有两套衣服吧,有一条裤子还缝满了补丁。。。。”
真真听不下去了,想起小时候吃苦的样子,历历在目。眼睛湿润了。韩波意识到刺疼了真真,话锋一转,“不过,现在好了。说心里话,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我心安了,有空多来玩,常和同学联系联系,向慧学习学习,她很会享受生活的!”
慧买来了菜,慧的老公大包大揽得做了一桌子的菜,(人很多,除了真真和儿子,韩波,慧,慧的老公,还有慧的弟弟,弟媳,慧姑姑的儿子和女儿)边吃边聊,韩波说到工作的累忙时,不住得叹气,还羡慕起真真来了,说当老师多好啊,一年有寒暑假。实际上,真真的学校暑假也要补课,平时一个月只有两天的休息,根本没有他想像得那么舒服,这就是“干一行厌一行”的道理吧。
9点左右,吃过了饭,真真带儿子去同事家休息(慧家里人多,没地方睡),韩波送到大门外,不住得邀请真真到他家玩。十四年后的相会,真真和他第一次搭话,第一次聊天,却说了那么多,不由得百感交集,伤感难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