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散文一篇】一丛“情丝竹”

(2012-05-03 17:32:18)
标签:

郑板桥

板桥落梅诗意

石砚

高风亮节

幽梦影

分类: 散文

                

一丛“情丝竹”

201253惠州日报西湖文艺/连载

  何华

饭后闲着无事,我独自在花园散步。穿二号小区而过,见墙角一丛“情丝竹”亭亭玉立,笑迎寒冬。旁边,一瘦石壁立。枝干挺拔,竹叶青翠,碧绿如玉,宛如板桥笔下的《竹石图》:“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这竹与黄山竹不同,与井冈翠竹不同,与其他绝大多数竹不同,细细的竹枝爬上一道碧绿的细纹,细若游丝,清脆碧绿,故名“情丝竹”。我驻足观看,仔细欣赏,设计者在竹子旁立了两块石头,多了几分雅趣。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竹傍之石宜瘦。古人讲究一草一木、一石一花要互相映衬,才有美感。古希腊先哲讲“美是和谐”,也是同一个道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无论在墙角,还是在荒郊野岭中,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孤独,一年四季饱受风霜雪雨的折磨,但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让人讴歌,令人崇拜!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喜欢竹,是因为她的坚韧不屈、高风亮节、不卑不亢。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爱竹成癖,“吾一日离不开君子也”。“扬州八怪”郑板桥是有名的竹痴,他一生大部分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笔下的“萧萧竹声”哪怕到了当今社会,仍然引起天下人的共鸣。板桥先生,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一生画竹、吟竹,与竹结下不解之缘。甚至,连他那堪称天下第一绝的 “六分体”,也颇有竹的风韵。竖笔如竹竿,横笔如竹枝,而那撇和捺则如迎风飘动的竹叶。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的《板桥观竹》、《板桥落梅诗意》、《听竹图》、《竹林步月》等一系列作品在他的笔下汩汩而出,耐人寻味。

从文房进去,一方巨石制成的石砚,引起我浓厚的兴趣。主人不是把它拿来磨墨写字作画,而是以石当茶几,几个朋友围着石砚茶盘而坐,边喝茶,边观赏,那方石砚,呈椭圆状,上面雕刻着荷花,四周酷似石磨的水槽,中间一圆盘突兀而出,圆盘上方放着一方形的古砚,古朴端庄,粗中有细,做工考究。房中陈设虽然简陋,却与众不同。文房四宝、古董玉器、石玩字画、刺绣书法、花草盆景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靠门,是一扇窗。窗下放着一块方形的石砚,砚台上一左一右放着盆景和茶具。左边,展示柜上摆放着各种奇珍异石、陶瓷古玩,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黄蜡石关公像,只见云长手捋长髯,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坐在那里,像是在看兵书,一口青龙偃月刀伫立身旁。

往里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奇石、砚台、陶瓷、古玩、墨砖。门的左边,主人别出心裁地摆放了一个“九里香”天然树桩制作的笔架,笔架上吊着数十支大大小小的毛笔。墙角铁艺盆景架上放着一盆兰花,幽香清溢,沁人心脾。玻璃窗上贴着梅、兰、竹、菊水墨画。其中,竹画上题写着郑板桥的诗:“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东风三月初。为语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对于一个久居闹市的人来说,多么渴望一片净土啊!闹中取静是现代都市人梦想中的生活,他们渴望邀两三知己喝喝茶,聊聊天,品品石头花草盆景,赏赏字画老砚古瓷,嗅着杯中那股幽幽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乐而忘返。

 

 

( 惠州日报A5版西湖文艺/连载,2012年5月3日,网址链接: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20503/A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