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玉山同学

标签:
情感图片 |
下午听到玉山病逝的消息,说是今天上午已经火化。屋外,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停了,路上的雪水冻成了冰,阴冷阴冷的。我的心沉沉的,是为失去了同窗好友而心痛!!
自1966年非常时期,我离开母校之后,同学之间各忙各的,很少沟通。花甲之后,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我和玉山有了电话联系,知道他毕业后选调当了人民教师,退休后在家里侍弄花圃,羡慕他的职业和晚年生活。
玉山在校时,虽是农村的娃子,但长得十分帅气,可称“白马王子”。我对玉山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文笔。语文课上,刘永恬老师出题,让同学们写一篇“秋天”的作文。我写了家乡秋天的景色,写了生产队社员秋收的忙碌。无意间翻看玉山的作业,他写了秋天的田野和庄稼地秸秆下的蟋蟀,一句“秋天是万类昆虫挣扎的季节,蟋蟀却在生命线上高声动听歌唱……”我被他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对景物细心描写所打动,从心里佩服!
和玉山联系较多的是2021年的那次河头中学“老三届”的同学大聚会,老同学刘建强在离玉山老家附近的徐堡村建了雕塑工作室,玉山和我们几位同学提前去了徐堡,想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眼见玉山文质彬彬,谈吐不俗,一幅教师的模样。聚会期间,联系同学,跑前忙后,积极热情。
古稀之年,常有病症。一次小聚,玉山的老伴儿悄声告诉我玉山的病情。从那以后,我几次前往玉山家里看望。得知他每月都要到北辰中医医院治疗,还特意通过本人在宣传部期间的人脉关系,请医院“主要领导”对玉山多多关照,院领导赞扬我们的同学情。
2021年春夏之交,一次同学小聚后,我开车送玉山和他老伴儿行至他们家门口,开玩笑地问:“你们结婚几十年,两人照过合影吗?”二人笑着不加可否,我顺手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在美丽的花树下拍照,并且冲洗几幅12寸大片专程送上,乐得老两口合不拢嘴!
《同龄人》一书征稿期间,玉山积极支持著书工作,写了“美丽的乡村”一文,洋洋洒洒4000多字,皆用稿纸铅笔手写,一笔一划,从不败笔,让我十分感动。玉山告诉我:“我爱我的家乡,特别是环境整治后,农村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相信今后的家乡会更美!”后来我知道,为写这篇文稿,他带病步行“丈量小五堡”,最多时一天要走六七千步,通过采访观察,写村、写景、写变化,给当地留下了历史变迁的记载。
玉山关心着《同龄人》的编辑出版,几次用微信询问出书进展。在样本印刷完成后的转天,我把样本送到他的病榻前。那天,他十分兴奋,好几天不说话的他,居然喊出了我的名字,还对我竖起大拇指,他老伴儿说是个奇迹。我答应书正式印刷后,一定随赠言送上。一诺千金,前数日,我为玉山在《同龄人》扉页书写赠言:
感谢玉山佳作,
记录多彩生活,
描写美丽乡村,
妙笔生花可贺!
本想择日再去看望同窗好友,不想玉山驾鹤西去!
泪!玉山一路走好!
(2023年12月13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