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书《离开的日子》印刷完毕!

标签:
文化情感杂谈 |
两三年前,我还没有想出书的事儿。一度患病,身体状况不佳,看着有的同龄乡邻和战友驾鹤,猛然间觉得我是不是也要去了!真的要离开这个让我爱、让我恨、让我喜、让我忧的世界了!
去年病体逐渐康好,便有了搜集自己以往发出的博文、编辑出书、留给后人的想法。于是点灯熬油,分类梳理,先整理一册题名“啊喔哦”的小诗集。诗集的编辑得到青年作家、编辑季晓涓的大力支持。在她的鼓励下,我的第二部书“离开的日子”启动。材料整理又遇贵人,年近八旬的作家刘风雷老师主动帮我选稿件、分篇章、排目录,常常工作到深夜,这让我感动不已!印刷厂的曹淑芳老师,平日业务十分繁忙,但仍加班加点排版,先后出三次书样,反复校对,一丝不苟!
在第二部书文章的收集过程中,得到老领导、老同事、老战友、老朋友们的鼓励,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当年的同事,如今已荣任北辰区文联主席的季晓涓特为我“离开的日子”一书撰写序言,刊载如下:
在网络时代,书写生命本真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最懂得感恩也最有幸福感的一代中国人。是父辈。他有他的执着和固执。因为他有他的坚守。这样的坚守,让极其营养不良和节制亏欠而造成先天发育不足不够伟岸的身躯承受了太多。七十开外经历多多,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然而,他说他是脆弱的。这样的人,就是天生敏感的作家材料。离开岗位十几年,没有卸下来,闲下来。回归农人的状态。埋头侍弄土地,照顾遇严重车祸的老伴儿。而且,赶了时髦,在网络时代,在博客,他竟然开掘出丰饶的写作田地。
不得不说古稀之年的他,再次让我刮目相看,这个词有点不敬。是本没有对他的写作报有太大期待,因为习焉不察,这是我的傲慢与偏见成见造成的。老同志离岗了,写点东西有点寄托,足矣。诗集以后我没太拿他说出散文集当回事,就想他别太累太辛苦。当拿到沉甸甸的这本集子,没想到他选取了一个十分贴近文学的题目。有着淡淡不舍和隐隐哀伤。生活不易,生命苦难,他用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家庭亲情友情。甚至他写到了草木,动物之情。这给我惊喜。
他的书写生命本真的文字已经在博客上打动了很多读者。博客点击量很高。(我的博客已经荒芜了好多年)每天,他还爬起来,回复读者反馈。
做事。顶事。扛事。有事说事。谦卑。坚忍。默默承受。具有诸多传统美德。因为心中有爱下笔有神。苦难淬炼,他在十几年的不间断的书写里摸到文学的命脉。做人作文一个道理,不装模作样不装腔作势,真诚,交付一颗真心,不求回报,不问前程,你只管低头赶路,你只管做个好人,造化弄人,下自成蹊。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也是一代中国人的故事。中国梦由一个个中国人自己书写。不屈。苦难压不倒。我们伟大的民族如是。林逢水先生如是。向林逢水老师致敬,在2021的岁末年尾。祝福属虎的他,还有我们的祖国,2022年虎虎生威。
………………………………………………………………………………………………………………………
《离开的日子》编辑历时半年余。全书分12辑,包括祖父母篇、父亲篇、母亲篇、亲情篇、伴侣篇、乡情师情友情篇、人生篇、感恩篇、军旅篇、社会篇、感慨篇和拾贝篇,收录138篇文章,计16万字。古稀之年的我,将用时间的“下脚料 ”继续笔耕,让忙碌驱走病痛、困苦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