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谷林是真名
谷林是真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4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现当代诗选》朗诵会打开了一扇门

(2010-06-21 00:48:38)
标签:

天津现当代诗选

分类: 分行文字

我不是诗人。虽然偶尔写些所谓的诗句,但自己一直只愿称它们为分行的文字。诗人和诗对于我来说,是专业的,而我是业余的。而天津这样的城市,在此之前也没有给我更多诗歌的激情和渴望。

很庆幸的,前不久看到了一本书《天津现当代诗选》,全景记录了天津一个世纪以来的数百位诗人的诗,也认识了书的主要编者——诗人罗广才。更高兴被邀请去参加了他主要张罗的新书首发式和朗诵会。

首次出席这样的盛会,而且一下子可以见到天津所有的诗人,那该是多么盛大的事情。所以起的很早,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可惜的是,忘了带书,很多诗人都不认识,也不认识他们的诗。这段时间里,比较惊喜地看到了朵渔。中等的个人、憨厚的面容,默默地坐在后排。后来广才请其首排就坐时我才发觉此人面熟,灵光一闪,认出乃博客连接之诗人朵渔——一个写的不错的诗人。赶紧追过去认识,原想让其签字,却发现忘了带书。简单问候和介绍,有些紧张,赶紧闪开。没有发现图雅,后来听说苏志坚和元勇去了,好不容易有两个我认识的,因为很久没联系了,没有了电话,记不清长什么样了,也忘了找人介绍。最后决定回家拿书,返回时迟到了20分钟,来时张元龙正在台上朗诵他的歌词,后来竟唱上了。虽然有点闹腾,也许有人觉得附庸风雅,出诗歌的丑,但起码算个沾点边的官员,附庸风雅也不是坏事,而且,献给母亲和亲情的总归是自然真情流露,所以总体上应该不至于让很多天然排斥体制和官员的诗人觉得不爽?

诗歌是天津朗诵协会的会员朗诵的,感觉不错,很多人朗诵的很好,尤其是对柴德森的《听涛曲》、朵渔《妈妈,您别难过》、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穆旦《赞美》几首的演绎让人难忘。难能可贵的是鲁藜先生的《云之歌》居然被朗诵协会会长何佳配上了短片,诗景交融,不得不佩服老艺术家们的良苦用心和敬业精神。

朗诵会整体来说,挺不错。天津老中青诗人全部聚齐,估计有200多人,年龄从20岁到80岁,包括了一些文学社和7月派等社团流派,也许应该算是天津诗人及诗歌活动的集大成。对于一个很少众的诗歌,能做到如此,的确不简单,应该也够辛苦,一些老先生很早就到场卖书,搬书等,现场也几乎随时看见罗广才在奔忙。

会后,经广才之幸,认识了天津另外三位诗人:他数年未曾谋面的好友陈斯和另一位他推崇的天津大诗人伊文。还有一位87年的年轻诗人芦东。经过聊天才知道,原来陈、伊二人竟是89年的知名人物。

一通聊天,了解了很多天津社会和诗歌的过往历史,也引出了几个新的话题:我们为什么写诗?诗与现实的关系?现在的困境?作为天津的诗人,应该如何为天津的诗歌发展做贡献?汤文的态度、观点和个性印象深刻,谈话中涉及的问题后面再逐一讨论。期间穿插了一些诗朗诵环节,我也朗诵了自己的〈二月〉。最为惊喜的是,广才先生的女儿表现出的朗诵才能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惊叹。后来吃饭时,她还即席写了一首诗,真可谓后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在饭桌上。

乱七八糟,写了不少。最主要的收获是,通过这个活动,让我真切地看到,更近距离地触摸到了天津的诗歌、诗人和诗坛,也似乎燃起了对天津的诗歌的激情和希望。它,打开了一扇门。是以留个痕迹,算做记录。

实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思念
后一篇:自言自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