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姚崇实
姚崇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761
  • 关注人气:3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至文  出自真心

(2011-11-03 07:37:13)
标签:

李贽

童心说

杂说

真情实感

文化

分类: 学术论文

(从中国知网搜得余三十年前写的旧文一篇,发表于《承德师专学报》1981年第一期,现在看来仍很有意义啊!)

天下至文  出自真心

———读李赞《童心说》和《杂说》

姚崇实

明代中叶,前后七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他们以“复古”为旗帜,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口号,取代了“台阁体”在文坛上的统治地位。但是,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只不过是“拟古”二字而已。他们极力推崇先秦两汉散文、汉魏古诗和盛唐近体诗,认为以后的诗文则一代不如一代。因此,他们一切唯古人是尚,以为摹拟得越象越好。“视古修辞,宁失诸理。”[1]他们的作品不但情境和古人雷同,句法和词汇也常袭自古人。这就必然损害了真情实感,使作品缺乏新意、矫揉造作。正如谢榛在当时就指出的:“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不病日病。”[2]这样的作品怎能富有生命力呢?唐顺之说:“兄试观世间糊窗棂,塞瓶瓮,尘灰腐朽满墙壁间,何处不是近时人文集?有谁闲眼睛与之批阅?”[3]这正是复古派诗文的真实写照。这次复古运动给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危机,逐渐引起人们的不满,因而又出现了反对复古派文学理论的唐宋派。

唐顺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复古派的致命之处:“本无精光,遂尔销歇。”[4]即无思想和艺术的光辉。但是,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唐宋派也暴露了同样致命的弱点。他们站在道学家的立场上看问题,认为 “文特以道相盛衰”,道盛则文盛,道衰则文衰,好作品都是充分阐发了“道”。因此他们主张创作要从儒家经典中寻找根源,为阐“道”服务。茅坤主张:“世之文章家当于六籍中求其吾心者之至而深于其道,然后从而发之为文。”[5]唐顺之强调 “阐理道而裨世教”。[6]这都是道学家文论的翻版,按这种主张写出来的作品,只能充满寒伧酸腐的道学气,也不会有什么真情实感和生命力。所以,唐宋派很难取代复古派。

继唐宋派起来猛烈攻击复古派并且取得显著成绩的是李贽和受他影响的公安派。他们的文学主张不仅和复古派针锋相对,与唐宋派也有根本的分歧。如果说,复古派由拟古而失去了真情实感,唐宋派则是由阐“道”而失去了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是二者的共同点。针对这一点,李贽提出了“童心说”。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而非文者。”[7]这就是说,只有出自“童心”,能写出好作品。那么,什么是“童心”呢?他说:“童心者,真心也。”[8]因此,针对复古派,他指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秦汉?[9]针对唐宋派,他指出:“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10]他认为,那些仿古人和“阐理道”的作品都是“非童心自出之言。”[11]即都不是发自真心的,这些作品“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12]可见, “童心说”的核心就是主张创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这一主张在《童心说》和《杂说》里得到了集中的发挥。

在李贽的影响下,公安派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13]的创作主张。他们指出: “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14]这和复古派针锋相对;他们还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好诗好文,都是“任性而发,”“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15]这又和唐宋派针锋相对。可见,公安派的主张确由“童心论”脱胎而来。在这种主张的指导下,公安派的创作打破传统古文的陈规旧律,自然地流露个性,洁净流畅,不事雕琢,建立了清新活拨的文风,终于推翻了复古派在文坛上的统治。

由上述可见,“童心说”在历史上对纠正恶劣文风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它在创作要抒发真情实感问题上的见解,揭示了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规律,对我们颇有借鉴意义。

李贽一再强调创作必须抒发真情实感。你看他说得何等生动精彩、淋漓尽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痛哭,不能自止。宁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而终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16]他强调 “非有意于为文”,强调“蓄极积久,势不能遏”,强调“浇自己之垒块”,强调“发狂大叫,流涕痛哭”,强调“宁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实质都是在强调一定要抒发真情实感,决不能虚伪造作。“无状可怪之事”、“欲吐而不敢吐之物”、 “欲语而莫可告语之处”正是指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李贽说的“非有意于为文”是指不为作文而作文,他认为真情实感“蓄极积久,势不能遏”自然会发而为奇妙之文。确实,自古及今,“真能文者”莫不如此。屈原被放,傍徨山泽,“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诌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优愁幽思而作《离骚》。”[17]司马迁谈《史记》的写作动机时说: “昔西伯拘美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18]蒲松龄自称《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19]并叹道:“寄托如此,亦足悲矣![20]南村的跋中也说:“聊斋少负艳才,牢落名场无所遇,胸填气结,不得已为是书。余观其寓意之言.十固八九,何其悲以深也!……以自写其胸中磊块诙奇哉!”曹雪芹谈到《红楼梦》“缘起”时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1]这说明,作者是经历了“离合悲欢,兴衰际遇”,“用辛酸泪哭成此书”的。

李贽认为,文学作品的高低不取决于形式是否完美。他说:“追风逐电之足,绝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文,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结构之密,对偶之切;依于道理,合于法度;首尾相应,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以语文,而决不可语于天下之至文也。”[22]他认为,有无真情实感是决定文章优劣的根本原因。他说:“《西厢》、《拜月》何工之有?盖工莫工于《琵琶》矣”。但是,“吾尝揽《琵琶》而弹之矣,一弹而叹,再弹而怨,三弹而向之怨叹无复存者。此其何故耶?岂其似真非真,所以入人之心者不深耶!盖虽工巧之极,其气力限量只可达于皮肤骨血之间,则其感人仅仅如是,何足怪哉?[23]这就是说,《琵琶记》尽管“工巧之极”,也感人不深,正是缺乏真情实感的结果。“《西厢》、《拜月》乃不如是。……余览斯记,想见共为人,当其时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因缘以发其端。于是焉喜佳人之难得,羡张生之奇遇,比云雨之翻覆,叹今人之如土。”[24]这就是说,《西厢记》和《拜月记》尽管“何工之有”,也感人至深,正是发于真情实感的结果。可见,李贽认为只有抒发了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感人,感人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为什么只有抒发了真情实感才能感人呢?李赞虽然没有直接指出,但也有所流露。第一,真情实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给以热烈的赞美和无情的讽刺。“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的原因不正在于此吗?第二,在一定情况下,真情实感是人们想说而不敢说,或虽未达到理性认识但都有切身感受的东西。“无状可怪之事”、“欲吐而不不敢吐之物”、“欲语而莫可告语之处”就是指这些东西。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李赞主张的“真”是和“善”与“美”的统一,真情实感代表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因此,一旦抒发出来,必然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第三,真情实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伪造作的。只有这样,才能“发狂大叫,流涕痛哭,不能自止。”贺拉斯说: “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映。”[25]这形象说明了,为什么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感人。      

抒发了真情实感的作品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这些作品振聋发啼,摄魄勾魂,使人为之歌哭,因之感奋,千百载下,犹令人爱不释手。前面所举的那些作品不都是如此吗?与这些作品相反,文学史上也有很多作品因为缺乏真情实感而久已淹没。在外国,如十七世纪矫揉做作的法国贵族沙龙文学;在中国,如明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 “台阁体”。有些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家,往往也有少数感情不太真实的作品,这些作品和他们那些优秀的作品具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一直广泛传诵,他那些歌功颂德,不无谀态的“奉”、“侍”之作,则尽管不谓不工,也历来无人称道。

刘勰曾把古代作品分成“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两类。他认为,《国风》和《小雅》“志思蓄愤,而吟咏性情,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26];而那些专写赋颂,歌功颂德的词赋家,“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27]这就是说,前者是愤慨不平的发泄,后者则本来没有什么郁闷不平之气,只是为了沽名钓誉而伪造感情罢了。他指出:“文章以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28]这就是说,说假话的文章是不能取信于人的。文学史上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论断。李蛰主张创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可谓合刘姗于千古之下。

 

注:

⑴李樊龙《送王元美序》

⑵《诗家直说》

⑶⑷⑹《答蔡可泉书》

⑸《复陈五狱方伯书》

⑺⑻⑼⑽⑾⑿《童心说》

⒀⒁袁宏道《序小修诗》

⒂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第3册第928页,19627月第1

22)(23)(24《杂说》

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⒅《史记·太史公自序》

⒆⒇《聊斋自志》

21《红楼梦》第一回

25)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103

26)(27)(28《文心雕龙·情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