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戏剧,就是要对抗平庸——香港“鬼才”导演林奕华

标签:
西安生活与生存林奕华戏剧恋爱悲剧杂谈 |
分类: 梦之低语。 |
做戏剧,就是要对抗平庸。——林奕华
我喜欢与自己的感觉和经历会奇妙重叠的句子。以下是我随手记录的片段,细微之处亦有我的思想和痕迹。
谈恋爱和听讲座、上大课一样,同学们总会选择靠后或两边的座位,如果不合胃口便可全身而退、毫发无伤。现在谈恋爱,很多人都是持这种态度:尽可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安全且划算,清清淡淡的。当然,最好是对方对自己很好,而自己可以不用付出太多,省的亏本。
要求的自觉——只有对自己多要求,才有爱情的发生和可能。
清楚与安全的关系,就是生存与生活的关系。
为什么看戏?因为我们看现实看得太清楚、太真实,而真实往往给于我们太大压力。戏剧则通过它与生活的距离,可以为我们提供想象,让我们有一个藏身之处容身之所。
“一本好书,不是我读了它,而是它读懂了我。”——某个提问女生在纽约一家书店看到的一幅画上的句子
香港戏剧——电视剧,非常大众化,但香港人看不腻,即使同样的情节换了名字、时代还是照样喜欢看。在香港人的心中熟悉最重要,他们喜欢去感觉熟悉的感觉。(我也如此)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其实我也是在找寻自己的世界,并没有进入戏剧的世界。
平庸——每个人追求的一样
对虚假的不自觉来自它的平庸
什么是看?看见、看穿、发掘可能性……
播与放的区分——播是通过电子声波,在家里看电影可以说播;放是通过光来传播,因此在影院只能是放电影。现在很多人都不计较,那么“拉饭、吃屎”离我们也不远了。
梦想与理想的区分——梦想是fantasy,是虚幻的;理想是理念,是实在的,个人利益淡化了。
人的价值在于被对的人喜欢,被不对的人肯定的价值有多大呢??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省口气,继续往前走!
有时候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都是错觉、幻觉,而戏剧却是活生生的,舞台上的演员们和我们呼吸同一个空间里的空气。
金庸创作《鹿鼎记》,在韦小宝身上可以折射出当时香港人的精神——推销员的生存法则
人总是对自己有多情的想象,以为自己怎么样怎么样,一个人照镜子和有别人在时照镜子就是两种状态。人应该学会记录自己的心理活动,想到什么都录下来,这样跳出来看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更为直接和真实地看清自己。
美国人拍戏都是围绕“竞技”展开的,他们了解人的欲望和需求,对于人性的了解确实很充分。但香港最后审查电视剧则是行销说了算,不懂艺术的人决定艺术的生死,他们在意的是商业利益而忽视了人性。
这是个小人物的时代,小人物总想成为大人物。
“只有当我笑的时候,才会痛。”
孤独是人性中很重要的部分。一个人来,也会一个人走。因此我们要学会投入与抽离,学会看清事情的本质——这正是悲剧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