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广州画室艺库联盟画室
广州画室艺库联盟画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5
  • 关注人气:11,4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描学习体会

(2014-07-17 20:23:51)
标签:

广州美术

广州美术培训

广州画室

广东学画画

美术高考

分类: 广州画室

http://s3/mw690/001Q1bbSgy6Ku90r1B082&690

卫列:素描学习体会

 

今天一早在消息中回答了一个画友的提问,有关我在论坛上一个贴中发表的写实作品的视角问题。我总能一眼就能看出帖子中的画手写实作品用的是否是照片还是写生视角,因为在我们那个时代(80年代)照片的使用是不被容忍的。小时候随老师到上海油雕室看朋友时见到陈逸飞、魏金山他们也用照片,不过都是辅助作用,多是和动作有关。

 

      至此,我突然想起我当时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过去中国美术学校中的素描教育都采取苏联的切斯恰克夫体系,那时最不能让我容忍就是用铅笔把作品画的像铅皮铮亮那套,且画个石膏像用时过长。所以我一直用炭笔和炭条画素描。为此学校老师们为我这个事还争论过,这个事聊起来很长和题目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暂且放放。关键我寻求理由辩解时,找到了另外一个有趣问题:我们学校不同年级和班机的同学都有互相观摩作品习惯。在我们那时画的好的人很多,都有自己一套,所以偷看别人怎么画的,偷点Tip是经常的事。一次我发现在高年级的一个同学画法和我们通常的不一样,他从来都不用切斯恰克夫那套在画之前闭上一只眼用笔目测石膏像的比例,且他画的特别像,形体塑造有力,空间感特强,特别是那些大件的石膏像(大卫、拉奥孔)。画法是那种交叉线定位的那种,速度非常快,外号有名的“三板斧”,因为这种浓重的交叉线,虽然是铅笔,也防碍了进一步深入地刻画细节。但我觉得这样画的很好,就象伦布朗说的:画家只要想表达东西出来了,画就完成了。其实他这个人就是个急性子,后来因为扇老师耳光被开除了(一个现在还蛮有名的画家),这个不说了。

 

      为什么不丈量,画得东西还那么像,形体上还特别有力?而我们平时丈量那么多部位画的东西,没那么像和有力?且速度又慢?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平时喜欢翻看文艺复新大师和北欧大师的素描,因为他们都是我喜欢的那种炭笔炭粉素描,无意间也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我们现在画的素描那种定位线,而且有时画得人会走形的厉害。我猛然想起他们也不是用那种丈量定位的。因为他们用的是“双目视角”定位的方法。这种视角看出的东西是经过大脑修正的图像。而不是我们单眼平面投射的方法。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大脑修正的现实,不是像照相机平面投射的现实。这是灵长类长期进化发展出一种视力。这个好比看3D电影,对象让你有个预期空间的距离。所以人看东西是曲面成像(不是透镜变形的那种),这样有个什么结果呢?就是写生看对象时,你尝试一下分别按住左右眼,会发现透视角度随左右眼分别看是不一样的(特别人物45°时),这在PICASSO早期的写实作品一直把对象左右眼画的不对称可以看到,这是因为他对这个很敏感。且拒绝修正的结果,所以后来演化出立体主义也有他早期的经验。那照相就等于把这个曲面展平投射,等于单眼透视,让你没有空间感。所以电影导演喜欢窄脸的人,你在电影上看明星非常漂亮的脸,但见真人时发现那么瘦窄。而平时看似好看的人一到照片上就觉得宽,虽然目前软件有修正功能,但那个空间预期是无法修正出来的。

    

       那时我收集的一些资料和专著都不知放那了,且我平时很忙,到此,以后得空专就这个问题详细和以图视方式和大家讨论交流。

 

以下是我那时用这种方法画的石膏像和写生(灰卡、炭精、炭笔、82~83年),有一幅大卫的炭笔留校作品的照片找不到了,学校统一照照片质量不好,我大概留下那时的素描有二百多幅,因为作品都是A2尺寸,一直没地方展开翻拍,请大家讲究者欣赏。原作精彩。。。

 http://s3/mw690/001Q1bbSgy6Ku8YCYVQ02&690

http://s11/mw690/001Q1bbSgy6Ku8YFzCyda&690

http://s7/mw690/001Q1bbSgy6Ku8YJmaaa6&690

http://s2/mw690/001Q1bbSgy6Ku8YLDa1d1&690

http://s2/mw690/001Q1bbSgy6Ku8YOdO101&690

http://s4/mw690/001Q1bbSgy6Ku8YQFYT03&690

 

张晓刚有个个展叫“史记”,而它的英文翻译是——The Records。可见这个名字对国人和老外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The Records意思是记录,张的回记者问似乎也觉得英文的意思更贴切。

 

说到这里,我就续上上一篇有关素描的探讨日志,谈谈我的素描记录The Sketch Records。。。

 

我特别钟爱画人物,学生时代总觉得画不够,那时找人写生不象今天那么容易。于是我除了学校模特外,总是抓住任何机会,把高中同学、画友、堂妹、弟弟以及他的同学还有弄堂熟人都画了个遍。

 

我总在想这些人在多年后看了这些作品将做和感想。。。有些人已经不在了,那时为节约时间我总是随手拿个什么纸,好多是包装用灰卡,铅笔、炭笔就画起来了,记不清画了多少人,有些画完就给对象(这是条件)。这次我先上载8k的头像。

 

 

http://s15/mw690/001Q1bbSgy6Ku90jNlYde&690

http://s10/mw690/001Q1bbSgy6Ku90movna9&690

http://s1/mw690/001Q1bbSgy6Ku90oRuUf0&690


 

回看年轻时素描,总觉的有种粗野、卤莽的萌动。。。也是,大凡年轻人有点能耐的时候,总要自觉有点轻狂。

回想起来我那时的素描总再追求那种表面的一挥而就的感觉,殊不知这个其实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其实过程才是一种事物内在体现。

 http://s3/mw690/001Q1bbSgy6Ku91UWEG72&690

http://s15/mw690/001Q1bbSgy6Ku91YoeW8e&690

http://s16/mw690/001Q1bbSgy6Ku920HJd1f&690

http://s8/mw690/001Q1bbSgy6Ku924mJ9a7&690

http://s14/mw690/001Q1bbSgy6Ku926tQ15d&690

http://s13/mw690/001Q1bbSgy6Ku928Myg4c&690

http://s4/mw690/001Q1bbSgy6Ku92aTETf3&690

http://s1/mw690/001Q1bbSgy6Ku92dPUs90&690

http://s15/mw690/001Q1bbSgy6Ku92fUGq2e&690

http://s1/mw690/001Q1bbSgy6Ku92iANO90&690

八十年代是国内绘画界风起云涌时期,各种流派应接不暇。可笑的是在现在看来这些信息也是国外几十年前东西。。。记得第一次看到周思聪的变形作品就惊讶不已,接着是克里姆特、埃贡席勒、珂珂斯卡、蒙克、德国表现主义、塞尚、毕加索、达利等等。。。让我们知道画画居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面目出现,于是就捋起袖口就那么似懂非懂实践起来

 http://s8/mw690/001Q1bbSgy6Ku93C1b917&690

http://s5/mw690/001Q1bbSgy6Ku93EcXad4&690

http://s6/mw690/001Q1bbSgy6Ku93GSOx55&690

http://s14/mw690/001Q1bbSgy6Ku93NFSJed&690

我们那时学画的时候素描的画笔没多少选择,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等,色彩上也仅有棕色和黑色两种,且炭笔、炭精条是没有软硬区分的,画的时候经常爆碎。一次老师从德国带来的炭精条就没有这种现象,用起来非常顺手,且形状是圆形的,设计非常合理,老师见我一直是用炭精炭笔画素描的,就送我一支,舍不得啊!只在觉得是好对象时才用它。

 

我这次的尝试选了几种国外的品牌炭精炭笔,分别捷克的koh-i-noor、德国的Lyra的、奥地利的CRETACOLOR,还有彩色炭笔最丰富的英国Derwent和荷兰泰伦的Van Gogh(现在归日本了),纸我选了安徽泾县的仿古宣,买的时候没注意回来发现是上过金粉的,测试还没结束,就黑色炭精、炭笔来说各有千秋,你会发现他们用植物碳、煤炭混合石墨或混合些蜡来改变涂抹的性能,其中捷克的koh-i-noor选择最为多样,看来这个老牌企业非常专业,从销售商那里得知好多碳性材料都在中国生产了,因为这个是污染性行业,详细等试完了在分析,以下是一些头像和速写。。

 http://s1/mw690/001Q1bbSgy6Ku95f9wA40&690

http://s8/mw690/001Q1bbSgy6Ku95htn937&690

http://s6/mw690/001Q1bbSgy6Ku95jSBv05&690

这次我拿无木碳性画笔的测试来说,它是我非常喜欢用的素描笔,主要是捷克的koh-i-noor,后来我又加入国产的高尔乐,拉菲尔及马利,其中有全碳的和环保的,发现koh-i-noor的划分是以材质和灰度层次来定义的,而国产的无论全碳或环保的(我没看出有什么区别)是以软、中、硬来划分的。

以下一组画使用的是捷克的koh-i-noor:

• 8673炭黑色( 手工压制木炭,分为1、2、3三个层次)

• 4345亮黑色 (手工压制矿物碳,分为1、2、3三个层次)

高尔乐,拉菲尔无木炭笔(矿物碳,分为软、中、硬三个等级)

马利l亮黑色无木炭笔(呈三角状,很短)

纸张仍旧是仿古宣,画的对象特意选了面部阴影变化大的,来测试不同品牌的特性

 

http://s7/mw690/001Q1bbSgy6Ku96eLgG16&690

 

 

试下来的感觉是(有些画面几乎所有品牌都用了):

• 捷克的产品的手感控制力好,层次微妙。

• 高尔乐,拉菲尔无木炭笔比我以前用的炭精条好多了,着色力和粉末的细腻程度不比国外的差,就是容易画的过深,手感不易控制,我把它放在最后刻画时用。。。

 

第二组画使用的是捷克的koh-i-noor:4378深棕色(严格地说是干粉笔心系列),纸则改成手工元书纸(除第一张)。

 

 http://s1/mw690/001Q1bbSgy6Ku97I3UQ40&690

http://s10/mw690/001Q1bbSgy6Ku97Kr2h59&690

整个使用下来感觉捷克的koh-i-noor产品较为优异,选择也多,特别是表现微妙层次方面。

这里我特别要说说纸,国画纸是很好的素描纸,它有着很柔和的表现效果,但由于是长纤维手工纸,表面容易拉毛,所以不能反复上层次,且薄而脆不易修改,所以必须要练就简练而准确的下笔。

http://s5/mw690/001Q1bbSgy6Ku992Kzi24&690

http://s11/mw690/001Q1bbSgy6Ku996xD4ba&690

http://s10/mw690/001Q1bbSgy6Ku9997x7c9&690
后附上油画一张
http://s2/mw690/001Q1bbSgy6Ku99bcPv4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